The Bilingual Eileen Chang, Part 1: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First, here is a piece of historical summation about the two short essays ('Stale Mates' and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that Eileen Chang [published in English.  This item was published in United Daily Press as a supplement to my father Stephen C. Soong's celebrated essay "Private Words About Eileen Chang."

林以亮 私語張愛玲 補遺  聯副電子報 2003/09/08

〈私語〉說:「至於短篇小說和論文,發表過的僅為’Stale Mates’(後譯成中文為〈五四遺事〉)和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都登載於The Reporter雜誌。」

《記者》雙週刊(The Reporter)停刊於一九六八年六月。’Stale Mates’ 刊於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日那期。編者特別於〈人事緣由〉(相當於常見的「編者的話」)介紹張愛玲:「張愛玲寫的短篇故事發生於中國歷史介於兩極之間的時段,一邊是建立於封建與滿清傳統上的舊秩序,一邊是毛澤東的新規制。那是國民黨的黃金時期,許多自由突然來到中國。其中一種即男人選擇妻子的自由。張小姐於一九五二年離開生長的上海,曾於中國雜誌發表過短篇故事與其他文章。她於一九五五年來美,同年出版她第一部英文長篇小說《秧歌》。」

〈五四遺事〉刊於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日台北《文學雜誌》。同期《文學雜誌》另外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為林文月〈曹操為人及其作品〉。此非張愛玲發表於《文學雜誌》的唯一作品。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日那期掛頭牌的,即張愛玲譯〈海明威論〉,長達二十四頁,算是篇佚文。這期另外值得一讀的文章是毛子水〈文學和書〉。

〈私語〉說張愛玲先寫英文,再寫中文〈五四遺事〉。此項資訊或能幫助解讀中文篇名。英文副題是A Short Story Set in the Time When Love Came to China,所以英文篇名意譯:「失卻生命活力的伴侶們酖酖愛情蒞臨中國那時所發生的短篇故事」。「愛情」指自由戀愛,語意調侃。故事時空背景的強調甚明。如果這個意譯可予成立,中文篇名「五四遺事」亦偏重於「發生於五四之後的事」,而非「五四造成的事」,作者無意追究五四與中國新舊婚制變遷是否具有絕對性的歷史因果關係。

中文篇名提到五四的理由,除了藉此歷史事件標明時空座標之外,也在諧謔故事裡的文藝青年。作者自立營生很早,大概覺得那些星星月亮的文藝青年蠻可笑。輕鬆的筆調,承認而且譏諷當時青年男女接受多妻主義。這種解讀或能符合我們大多數人的歷史常識。新文化運動雖然在五四事件之後才有系統性的擴大發展,然而確實在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之前已經萌芽。此為周策縱《五四運動史》的提法。一九七九年六月台北聯經版《我參加了五四運動》裡,張傑人女士受訪,明白主張新文化運動在五四事件之前已現端倪,並以當時上海務本女中自行出版期刊的訴求為證據之一:「在要求『大學開女禁』的大前提下,大聲疾呼『爭取男女平等,爭取教育平等,反對買賣式婚姻』。」可見在五四事件之前,婚制變遷的社會推動力量豈僅暗潮洶湧的閨怨而已,高中女生就能公然表態。

〈回到前方〉(A Return to the Frontier)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在《記者》雙週刊發表時,編者已不再添增作者簡介。查遍美國兩套自一九○○年開始發行,具有逾百年歷史的大部頭書,《讀者期刊指南》與《散論與一般文學索引》,證實自一九五五至一九九五年,張愛玲發表的英文短篇小說或散文,就僅前引兩篇。值得注意〈私語〉措詞為「短篇小說和論文」。〈回到前方〉屬遊記,並非論文。


(Stale Mates) is very well-known and it is published in a bilingual version in the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essays 《續集》from Crown Press (Taiwan).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here are the opening paragraphs, and the rest of the story are just as comparabl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五四遺事

張愛玲

小船上,兩個男子兩個女郎對坐在淡藍布荷葉邊平頂船篷下。膝前一張矮桌,每人面前一只茶杯,一撮瓜子,一大堆菱角殼。他們正在吃菱角,一只只如同深紫紅色的嘴唇包著白牙。

“密斯周今天好時髦!”男子中的一個說。稱未嫁的女子為“密斯”也是時髦。

密斯周從她新配的眼鏡后面狠狠地白了他一眼,扔了一只菱角殼打他。她戴的是圓形黑框平光眼鏡,因為眼睛并不近視。這是一九二四年,眼鏡正入時。交際明星戴眼鏡,新嫁娘戴藍眼鏡,連咸肉庄上的妓女都戴眼鏡,冒充女學生。

Stale Mate
By Eileen Chang
 

Two men and two girls in a boat sat facing each other on wicker seats under the flat blue awning. Cups of tea stood on the low table between them. They were eating ling, water chestnuts about the size and shape of a Cupid's bow mouth. The shells were dark purplish red and the kernels white.
 

"Missu Zhou is very stylish today," one of the men said. It was also stylish to address girls as "Miss".
 

Miss Zhou glared at him through her new spectacles and threw a ling shell at him. Her glasses had round black rims and perfectly flat lenses, as she was not near-sighted. The year was 1924, when eyeglasses were fashionable. Society girls wore them. Even street-walkers affected glasses in order to look like girl students.
 

Stale Mates by Eileen Chang Renditions Nos. 27 & 28 (Spring & Autumn 1987)

But what about the much lesser known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Here is the scan image of the original article as it appeared in (The Reporter) in March 1963.  Eileen Chang had penned in the corrections in this copy found among her possessions.

Even though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was published only in an obscure American bi-weekly magazine, it reverberated among the literature scene in Taiwan.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was a travelogue from a pre-eminent Chinese writer during her one and only one trip to Taiwan in her lifetime.  She was able to meet some of the best and brightest of the future Taiwan literature scene, and these people idolized her.  Here are some excerpts from the interview with author Wang Chen-ho about his recollections of that famous trip which appeared in the March 1987 issue of Unitas magazine:


(October 15, 1961: Photo of Wang Chen-ho with his mother and Eileen Chang)

Wang Chen-ho had also read the English-language version of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which was sent to him by Eileen Chang.  He did not seem to feel too strongly but his friend was upset about the mention of bedbugs.

During her lifetime, Eileen Chang never published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But an unauthorized version appeared. Here is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is.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by Eileen Chang 重返邊疆   張愛玲著   劉錚譯
When I got off the plane in Taipei on my way to Hong Kong, I did not expect to see anyone I knew. I had asked the Chus not to meet me, knowing they were busy just then. But it was possible that they would get somebody else to come in their stead, so I was not surprised when an efficient-looking man in neat western clothes approached me. 「You are Mrs. Richard Nixon?」 He said in English. 去香港的途中,在台北停留,下得飛機,原沒想到會遇見熟人。我早前就跟朱先生、朱太太說了,讓他們不要來接我,知道他們忙。不過他們也可能會找人代勞,所以看到一位模樣精幹、西裝整齊的男士向我走來,我也沒覺得訝異。「您是尼克松夫人嗎?」他用英語問。
I had seen many photographs of the blonde Mrs. Nixon and never imagined I resembled her. Besides, he should be able to tell a fellow Chinese even behind her dark glasses. But with a woman's inability to disbelieve a compliment altogether, no matter how flagrantly untrue, I remembered that she was thin, which I undoubtedly was. Then there was those glasses. 「No, I am sorry,」 I said, and he walked away to search among the other passengers. 我見過不少尼克松總統夫人的相片,都是金髮,覺得自己跟她一點都不像。再說,即便有墨鏡,他也應該能分辨得出我是中國人。但是再不由衷的讚美在一個女人看來都帶幾分可信性。我想起尼克松夫人是很瘦的,無疑我也是。何況還有墨鏡。「對不起,我不是。」我說完他便走開,到別的旅客那邊找去了。
It struck me as a little odd that Mrs. Nixon should come to Formosa, even if everybody is visiting the orient just now. Anyhow there must have been some mix-up, as there was only this one embassy employee to greet her. 我有些奇怪,尼克松夫人幹嗎到台灣來,雖說現在什麼人也到東方來看看。一定搞錯了,怎麼可能只有一個使館人員來迎接她。
「Did you know Mrs. Nixon is coming today?」 I asked my friends Mr. And Mrs. Chu, who had turned up after all. 「你們知道尼克松夫人今天要來嗎?」我問朋友朱先生、朱太太,他們到底來了。
「No, we haven't heard,」 Mr. Chu said. I told them about the man who mistook me for her and what a joke that was. 「Um,」 he said unsmiling. Then he said somewhat embarrassedly, 「There's a man who is always hanging around the airport to meet American dignitaries. He's not quite sane.」 「沒有啊,我們沒聽說。」朱先生說。我跟他講了有人錯把我認成總統夫人的事,真夠滑稽的了。「嗯,」他沒有笑,有點尷尬地說:「有個人總在機場這兒轉悠,想見美國的名流。他精神不大正常。」
I laughed, then went under Formosa's huge wave of wistful yearning for the outside world, particularly America, its only friend and therefore in some ways a foe. 我笑了,感到台灣對外界的企望確如熱風撲面,尤其對美國——它唯一的盟友,因此某些方面也未嘗不是敵人。
「How does it feel to be back?」 Mr. Chu asked. Although I had never been there before, they were going along with the official assumption that Formosa is China, the mother country of all Chinese. I looked around the crowded airport and it really was China, not the strange one I left ten years ago under the Communists but the one I knew best and thought had vanished forever. The buzz of Mandarin voices also made it different from Hong Kong. A feeling of chronological confusion came over me. 「回來感覺如何?」朱先生問。雖然我根本沒來過,但他們都習慣於官方的思路,覺得到了台灣就是到了中國,是回到祖國了。我環視了一下人頭攢動的機場,當真是中國,不是那片我十年前離開的,共黨治下的陌生的國土,卻是我最熟悉的,我原以為已經一去不返的那個中國。國語營營於耳,跟香港兩樣。一種時空交疊的感覺不由襲來。
「It feels like dreaming.」 And taking in all the familiar faces speaking the tones of homeland, I exclaimed, 「But it's not possible!」 Mr. Chu smiled ruefully as if I had said, 「But you are ghosts.」 「像做夢一樣。」眼前是熟口熟面,聽的是故國鄉音,我慨歎:「可惜不是真的。」朱先生苦笑著,好像我說的是「可惜你們都是孤魂野鬼」。
Mrs. Chu told me as we left the airport, 「This is an ugly city, but the minute you get out of town it is beautiful.」 出機場的時候,朱太太跟我說:「台北難看得很,不過出城那會兒還挺漂亮的。」
They lodged me in a mountain inn. I got the General's Suite, where the generals stay when they come uphill to report to the Generalissimo, who lives a few steps away across the road. The suite was reached through a series of deserted little courtyards, with its own rock garden and lotus pond. In the silence there was just the sound of the evening drizzle on the banana palm and in the bathroom a tap of sulphur water constantly running out of a stone lion mouth and splashing over the rim of the cement tank. There were rattan furniture on the tatami flooring and a wardrobe and bed with stained sheets. I told myself not to be fastidious. But there were bedbugs. Finally I had to get up near dawn to sleep on the ledge of the honor recess, where in Japanese living rooms the best vase and picture scroll are displayed. The maid was frightened when she come in the morning and could not find me. 他們安排我住山間旅館。我住進將軍套房,是將軍們上山向總司令匯報時的居所,馬路對面不遠就是總司令的行館。套房外是幾進荒棄的院落和假山荷塘。寂靜裡只聽見薄暮細雨落在芭蕉葉上的淅瀝,還有從石獅子嘴裡一滴一滴漏出來的溫泉,濺到水泥浴盆上的嘀嗒。塌塌米上有幾件藤製傢俱,一隻衣櫃,一張床,床單斑斑點點的。我跟自己說別太挑剔了,但這兒有臭蟲。末了,我不得不在凌晨起來,睡到壁龕裡去,那本是日式房間擺放花瓶畫軸的地方。女傭早上進來的時候嚇了一跳,因為哪都找不到我。
It was plain that the generals had feminine companionship while spending the night awaiting audience with the Generalissimo. I wondered at the ease of procuring girls almost next door to that Christian and Confucian founder of the New Life Movement. Surely it was unseemly with 「Heaven's countenance only a foot away,」 as we used to describe an audience with the emperor. After I left Taipei for the countryside, I realized that prostitution was more open on this land than perhaps 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In a small-town newspaper five or six advertisements of this type appeared in one day: 「Joy and Happiness Prostitutes' Domicile, 1st class. 124 Shin Ming Road. Swarms of pretty girls like clouds, offering the best services.」 等總司令召見的前一晚,將軍們顯然有女人陪伴著。在集基督教和儒家信仰於一身的新生活運動發起者的眼皮底下,召妓竟如此方便,著實讓我驚詫。過去我們形容皇帝召見為「咫尺天顏」——這種場合下這麼做實在不雅觀。後來我離開台北,到了鄉間,才發現在這裡賣淫業可能比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更明目張膽。在小鎮,這類廣告報上一天就有五六條:「新民路124號逸樂園,甲級。美女如雲,服務周到。」
In the countryside Formosa peels back, showing older strata. There were more native Formosans than refugees. The mixed emotions of my homecoming of sorts gave way to pure tourist enthusiasm. 一到農村,台灣的浮面便層層褪去,露出底下較傳統的本來面目。這裡本省人比外省人多。我原先種種還鄉的思緒消散殆盡,只剩下觀光客的熱情。
From time to time Mrs. Chu, sitting next to me in the bus, whispering next to me in the bus, whispered urgently, 「shandi, shandi!」 I just caught a glimpse of a shandi, or mountain dweller, a gray little wraith with whiskers tattooed on her cheeks carrying a baby on her back and loitering outside a shop along the highway. 「Shandi, shandi!」 Again the breathless little cry and a nudge. I saw gypsylike children in ragged T-shirts and skirts, carrying smaller children. 「They all come to town when there's a Japanese picture on,」 Mrs. Chu said. 「Oh, do they speak Japanese?」 「Very well.」 客運巴士上朱太太坐我隔壁,她不時示意我看,急切地悄聲道:「山地人,山地人!」一個灰影子似的山地人在我眼前驚鴻一瞥,她臉頰上紋著刺青,像鬍子一樣,背著個小孩,在路邊小店的門外轉來轉去。「山地人,山地人!」又是一陣大呼小叫,朱太太用胳臂肘連連推我。我看見一群衣衫襤褸的小孩,背上還背著更小的弟弟妹妹,像吉普賽人似的。

  「鎮上放日本電影,他們都去看的。」朱太太說。   「哦?他們會說日本話嗎?」   「說得很好呢。」

Many of the bus passengers talked Japanese. They were the early Chinese settlers, and a surprising number of their young people still spoke Japanese. The bus stopped at what seemed to be the middle of nowhere and a young man got off. The conductor followed him. Suddenly there was a fight, the two rolling over and over on the wayside. 「Chigaru yo! Chigaru yo!」 I could make out the one Japanese word the young man kept shouting: 「Mistake! Mistake!」 The driver got off to help beat him. The passenger learned that this man was always stealing rides. I thought how un-Chinese these people were. In Hong Kong I had seen a streetcar conductor following a free rider to the street and grad hold of his necktie, in place of the pigtail which used to be the first thing reached for in a brawl. But that was just a scuffle and exchange of words. Last year a bus conductor was tak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on the complain of a woman he had hit with his ticket puncher, a murderous tool conductor s were forever rattling to remind people to buy tickets. But there were never any real fights like this. 車上不少乘客都講日語。他們是從前從中國來的移民,相當多的年輕人居然還在講著日語。汽車在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停了下來,有位年輕人走下車,售票員在後面跟著。突然間兩人扭鬥起來,在公路邊滾來滾去。那人喊著:「其嘎路由!其嘎路由!」我能聽出這個日語詞是說:「搞錯了!搞錯了!」司機也下車幫忙打他。乘客都知道他總是坐車不買票的。我想,這些人是太不像中國人了。我在香港的時候曾看到過一個巴士售票員追揩油搭便車的傢伙,一直追到街上,抓住那人的領帶——有辮子可抓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不過,那也只是扭打對罵而已。去年,一位巴士售票員給帶到了警局,因為有個女人告他用打票機打人——售票員總是拿打票機這種「兇器」來提醒人家買票。然而從前畢竟沒有這樣真正大打出手過。
Finally the driver and conductor let the man go. He got on his feet panting and dusting himself. They drove off. He stood at attention in his torn khaki shirt and saluted the bus as it passed. He did not look old enough to have been in the army in Japanese days, but that reverence was distinctly Japanese. Oddly enough, it also reminded me of the Communist Chinese lining up all the porters, sweepers, and peddlers on the railway platform, each presenting his broom, pole, and basket like arms as the train pulled out. Workers have been told to love their machine, but to have them pay their respects to it in this little ritual seemed strange. 司機和售票員終於讓那個年輕人走了。他站起身來,呼哧帶喘地,拍打著身上的灰土。車子發動了,身穿破卡其布襯衣的年輕人立正站著,汽車經過他身邊時,他敬了個軍禮。從年齡看,恐怕他在日據時期還沒有當過兵吧,但那虔敬的神氣卻絕對是日本式的。說也奇怪,這讓我想起在共產中國的情形來。火車離站時,站台上所有的腳夫、清潔工和小商小販一字排開,把手中的掃帚、扁擔和籃子都像武器一般橫在胸前。讓工人愛護機器這沒有錯,但是像這樣崇敬到如同搞小型宗教儀式的程度,也還是讓人感到怪異。
From Formosa I went on to Hong Kong, which I had not seen for six years. The city was being torn down and rebuilt into high apartment buildings. Whole streets were dug up, with a postbox buried up to its neck, still functioning. The refugees were settled down, hoping only to live out their lives in Hong K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 speak Cantonese in school and refuse to speak anything else at home, a good excuse not to talk to their parents that other teenagers may envy. 離開台灣,我又到了睽別六年的香港。整個城市給摧枯拉朽地拆掉了,廢墟上建起一幢幢的高層公寓。街上到處在挖溝,郵筒子一直給埋到脖頸,居然還在用著。逃難來的人安頓下來了,只要能在這兒活下去,他們別無所求。他們的下一代在學校裡講廣東話,在家裡除了廣東話什麼也不肯講,避免與父母交談,沒有比這再好的理由了,本地的學生一定羨慕得緊。
The more or less well-to-do homes I saw were getting increasingly Americanized, with amahs becoming too expensive and washing machines taking their place alone with the lastest-model refrigerators and hi-fi phonographs bought on the installment plan. Christmas had become a great occasion for gifts and parties for non-Christians too. Boys and girls handed each other Christmas cards in school. One girl wrote to a woman columnist: 「I am nineteen years old. My father and I escaped from north China a year ago, crossing the country with great difficulty. We made the last stretch to Macao in a small boat which was fired on by the Communists. My father covered me with his body so he got wounded and died in the hospital in Macao. I came to Hong Kong, where a friend of father's got me a job paying about HK$100 a month [less than twenty American dollars], just enough to keep alive and rent a bunk. I am the only one without Christmas in all Hong Kong. Please tell me if I should go back the mainland.」 我看到的那些多少富裕點的家庭越來越美國化了。女傭太貴雇不起,好在有洗衣機能夠頂替。還有最新款的冰箱和高保真唱機,分期付款買的。不信基督的人也把聖誕節當成聚會、送禮的好時機,學校裡,男女生互贈賀卡。有個女孩子給報上的專欄女作家寫信說:「我今年十九歲。一年前,我和爸爸從北邊逃出來,千辛萬苦穿越了整個中國。最後乘坐小船偷渡澳門的時候,遭到了邊防軍的阻擊。我爸爸用身體護住我,結果受了傷,死在澳門的醫院裡。我來到香港,爸爸的一位老友幫我找了份工作,每月只有100港元(不到二十美元),勉強夠糊口。在這麼大的香港,我是唯一沒有聖誕節可過的人。請告訴我該不該回大陸去。」
Side by side with harrowing escapes like this, there is a lot of what seems to be needless and fool-hardy traffic of refugees going back for visits. 「We've grown poor from sending parcels,」 my landlady told me once with a little laugh. She never could leave off explaining why they had to take in a lodger. She and her husband set both sets of parents and other dependents noodles, pop rice, preserved meats and herbs, sugar, soy, peanut oil, and soap each month and clothing in season. Of one brand of British-made chicken cubes, her mother-in-law had written ecstatically: 「These cubes have solved all the problems of our two meals a day.」 The sugar they dissolved in water and drank as a tonic. Her brother, in a labor camp for harboring a friend accused of being a Nationalist spy, is still able to write her asking for pills for his ailing kidney and swollen legs. Her brother, in a labor camp for harboring a friend accused of being a Nationalist spy, is still able to write her asking for pills for his ailing kidney and swollen legs. Her younger sister is doctor assigned to work in the country. 「She has to go out on sick calls at night, where it's pitch dark and the ground is uneven and she's afraid of snakes. You know how young girls are,」 she said, just as she apologized for her daughters monopolizing the bathroom: 「You know how young girls are.」 身邊有這麼多驚心動魄的逃難故事,不少出來的人還想回去走走,這非但不必要,而且好像莽撞得冒傻氣。 「我們往回寄包裹都寄窮了。」有一次房東太太笑嘻嘻地跟我說。只要有機會解釋他們為什麼一定要把房間租出去,她是絕不會放過的。她跟丈夫要給雙方的老人還有七大姑八大姨寄麵條大米,寄臘肉乾菜,寄糖、醬油和花生油,每個月要寄肥皂,換季的時候還要寄衣服。一次他們寄了英國出的雞塊回去,婆婆寫信來欣喜若狂地說:「那些雞塊把我們一天兩餐的問題全解決了!」他們還把糖溶在水裡當補品喝。房東太太的大哥因為窩藏一位據說是國民黨特務的朋友而進了勞改營,他竟然也寫信來要治腎病和腿腫的藥。房東太太的妹妹給分配到農村當醫生。「有人了生病,多晚她也得過去看。黑燈瞎火的,路又坑坑窪窪,她還怕蛇。您知道,現在這些姑娘啊。」房東太太這樣說著,就跟平常她為了女兒霸佔洗手間向我道歉時說的一模一樣:「您知道,現在這些姑娘啊。」
I was there to see a great packing. The landlady had a relative going back—a woman in her seventies—who could take things in for them. The landlady's husband wrestled with loads and ropes all over the kitchen floor. She baked a cake and made stewed pork. 我在這兒正趕上一次大規模的運輸。房東太太有位親戚——七十多歲的老太婆了——要回大陸,可以幫忙捎點東西。房東先生在廚房裡又扎又捆,堆得滿地都是。房東太太特意烤了個蛋糕,還燉了好些豬肉。
「They can use the pot too,」 she said. 「How is one to carry a pot of stewed pork all the way to Shanghai?」
「It will be frozen; the train is a refrigerator.」
「這個煮肉罐他們也用得著。」她說。   
「可是總不能拎著一罐燉豬肉一直拎到上海吧?」   
「會凍上的;火車就是個大冰箱。」
She got up at dawn to see the old lady off, and she had to go alone to help carry the luggage past the inspections at the Lohu border. The next day she cried out when she came upon me: 「Ha-ya, Miss Chang! I almost didn't come back.」 「But what happened?」 她一大早起身,去送老太婆,還要幫著把行李扛過羅湖邊境的檢查站。第二天,她一看見我就喊道:「哎呀,張小姐!我差點兒就回不來了。」   
「怎麼了?」
「Huh-yee-ya! To begin with, there were altogether too many things. The old lady's fault, too---she had so many things of her own. Oil drums, crates of salted fish, whole cartons of cans. Clothes, bedding, pots and pans, enough to furnish a house. The customs man was losing his temper. Then he came upon some change in her purse, twenty, thirty cents of Jen Ming Piao she had with her when she came out last time and forgot to get rid of. You're not supposed to take Communist money in, so all hell broke loose. 『Where did this come from? Ha?』 And 『What do you mean by this? Ha?』 Turned on me now: 『Who are you? AH?』」My landlady screwed up her slant-eyed babe face to roar out the 「Ahs」 and 「Has」. 「Ai-ya—I said I knew nothing about this, I just came to see her off, but all the time I was worried to death.」 She frowned and clucked with annoyance and dropped her voice to a whisper. 「This old lady had dozens of nylon stockings sewn inside her thick padded gown.」 「咳呀,東西太多啦!那老太太也真是的,自己還帶那麼多東西。油罐子、鹹魚簍子、整箱的罐頭。還有衣服、床單被褥、鍋碗瓢盆,夠放滿一間屋子的了。海關的人不耐煩了,後來又在老太太的錢包裡發現了兩三毛錢人民幣,是她上次回來的時候帶的,忘了拿出來。按規定是不准往那邊帶人民幣的,這下可捅了大婁子了。『這是從哪兒來的,啊?』『帶這種東西,什麼意思啊,啊?』接著他又衝我來了:『你是幹嘛的,啊?』」娃娃臉的房東太太擠弄著一雙丹鳳眼,學著海關人員的樣子「啊」「啊」地。「哎呀——我說我什麼也不知道啊,我只是來送人的,不過那會子真把我給急死了。」她厭煩地皺著眉頭嘰嘰喳喳地說著,然後聲音一低,成為耳語:「那老太太在厚袍子的夾層裡縫了很多雙尼龍絲襪。」
「To sell?」 I asked.
「No, just to give as presents; women wear them inside their slacks.」
「But why? When they can't even be seen?」 And with all the hunger we heard was around, I thought.
 「是拿去賣的嗎?」我問。
 「不是,是送禮用的;女人在褲子裡面穿。」
 「那是為什麼呢?又看不到。」再說,那邊不是到處在鬧饑荒嗎,我心想。
「Not full-length ones.」 The landlady gestured toward her calves. 「For the wives of officials. She likes to bring everybody something. Very capable old lady. She imports movies made in Hong Kong. What does she want so much money for? Ha? Seventy and no children? Ha?」 「不是那種長筒襪。」房東太太在自己小腿上比了比。「是送給官太太的。她喜歡給每個人都捎點東西。是個很能幹的太太。香港出品的電影她都進口。她賺這麼多錢想幹啥,啊?七十多歲了又沒兒女,她想幹啥,啊?」
I remembered coming out ten years ago, walking the last stretch across the Lohu Bridge with its rough wood floor closed in on both sides by guardhouses and fences. A group of us stood waiting after the Hong Kong polic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arbed wire had taken our papers away to be studied. They took a long time over it. It was midsummer. The Hong Kong policeman, a lean tall Cantonese with monstrous dark glasses, looked cool and arrogant as he paced around in his uniform and shorts, smartly belted and creased. Beside us stood the Communist sentry, a round-cheeked north country boy in rumpled baggy uniform. After an hour in the hot sun the young soldier muttered angrily, speak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ese people! Keep you out here in this heat. Go stand in the shade.」 He jerked his head at the patch of shade a little distance back. But none of us would look at him. We just smiled slightly, pressing close to the wire fence as if afraid to be left out. Still, for a moment I felt the warmth of race wash over me for the last time. 我記得十年前出來的時候,走羅湖橋上最後那段路,腳下踏著粗木板,兩邊的崗哨和鐵網逼得很近。我們一大群人等在鐵絲網的這邊,證件遞到香港警察那裡進行檢查。他們檢視了許久。當時是仲夏。那香港警察是廣東人,高高瘦瘦的,戴著嚇人的墨鏡,制服瀟灑地束在短褲外面,走起路來顯得煞是威嚴。我們身旁站著共產黨的哨兵,一個圓臉的北方小伙子,穿著皺巴巴鼓囊囊的軍裝。在毒日頭下曬了一個鐘頭之後,這小兵第一次發話了,氣哼哼地嘟噥道:「這些人!天這麼熱,把你們晾在這裡。到那邊蔭涼地方站站吧。」他把頭往後面不遠的背陰處點了點,但沒有人會看他半眼。我們只訕訕地笑著,緊緊地擠在鐵絲網邊上,好像生怕會落下自己似的。不過在那一瞬間,我最後一次感到同胞的溫暖流遍了全身。
That fateful bridge has often been compared to the Naiho Bridge between the realms of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Like most clich□s, it is true when you experience it yourself. It makes me impatient to hear westerners quibble about the free world not being really free. Too bad that many of us have to go back over the bridge when we can't make a living outside. 那條生命攸關的橋常被人比作奈何橋,連接著人間與冥界。與大多數陳詞濫調一樣,你自己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它的真實。每當聽到西方人吹毛求疵地說所謂自由世界也並不真的自由,我總覺得不耐煩。我們當中許多人,因為在外面無法謀生不得不走回頭路,實在是悲哀的。
I have an aunt who has stayed in Shanghai because she could not leave her new house. Her son, just out of college, joined his father in Hong Kong but did not like it there. He went back in 1952, just when I was about to leave. His mother took him to have his fortune told one evening and I went along. He would find a job soon, the fortuneteller said. But there might be trouble. He might go to prison. The prediction sounded reasonable at the time, with a movement on against businessmen and many suicides and arrests. The youngish fortuneteller looked like a shop assistant in his gabardine gown. I had no confidence in him and resolutely avoided his eye although I needed badly to have my own fortune told. 我有個阿姨,因為捨不得她在上海的新房子留了下來。她兒子大學一畢業,就跑到香港去找他父親,過不慣,又回來了——那時是1952年,正是我要走的時候。有天晚上,他母親帶他去算命,我也跟著去了。算命的說,他很快就會找到工作的。但目前有麻煩,可能要進監獄。這預測當時聽來不無道理——「三反」「五反」正在進行中,不少人自殺了,被捕的也有。那算命的年紀不大,穿著件呢袍子,看起來就像店裡的學徒。我不相信他算的命能准,便決然地避開他的眼睛,雖然那時侯我最需要別人幫我算算前程。
My cousin got a small job in Peking as predicted. Life was hard, he wrote his mother. Get married, his mother wrote back. It's the only way to have some happiness. But he was a quiet boy, slow to make up his mind. Ten years later when I saw his father in Hong Kong this time, I heard the son had wanted to get out again. Checking his application for permit to leave, the authorities seized on the fact that he had once joined a Nationalist group in college. He was sentenced to three years' house arrest in his mother's modernistic mansion, which they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search, probing the sofas for American dollars. He has all comforts, even servants to stand in line for the daily rations. But three years with Mother is evidently considered enough punishment. 居然給他算準了。我表弟在北京找到了份小差事。他給母親寫信,說過得很苦。他母親回信說,那就結婚吧。想要得到一點幸福,這是唯一的辦法。不過他生性內向,遲遲拿不定主意。十年過去了,當我這次在香港遇見他父親的時候,才聽見說他後來又想過要出來。可是在審查出境申請的時候,政府抓到他從前在大學裡參加國民黨社團的證據。他被判三年軟禁,在他母親現代化的公寓裡。房子是給人乘機搜過了,沙發也要拆開看看裡面有沒有藏著美元。他算是享上了清福,甚至有傭人排班代領每日配給的糧油。不過三年侍母側顯然是被看作足夠的懲罰了。
I heard about my mother's family from on of my uncle's married daughters, the only one out. The other two stayed in because their husbands, a doctor and the son of a high Nationalist official, chose to stay. One of the sisters had died. 我母親家那邊的消息,我都是從我舅舅的一個女兒那兒聽來的,只有她出來了。另外兩個女兒,因為丈夫——分別是醫生和國民黨高級將領之子——選擇留下,所以都沒走。還有一個女兒,早就死了。
「So did my brother's wife,」 said my cousin in Hong Kong. 「And both men remarried before their wives' bones were cold. Father died of cancer after losing everything in the land reform. Mother is wretched living with Brother. He doesn't earn enough and his new wife is a shrew. We Huangs are finished.」 「我弟弟的老婆也死了,」我在香港的表妹說。「老婆屍骨未寒,兩個男人就都娶了填房。土改搞到傾家蕩產,後來爸爸得癌症死了。媽媽苦啊,跟弟弟住在一起,他賺的錢不夠多,新的弟媳婦又精明。我們黃家算是完了。」
Looking back, I saw how my family and relatives had all been taught by our ancestors to hang onto land, the only clean and solid thing, by comparison to which all other possessions are showy, immoral, therefore impermanent. No matter what fools one's children were, as long as they did not slap land deeds on a gambling table they were safe. Despite ancestral admonitions, in time of course all their descendants tried their hands at other investments for better and quicker profits. Many soon found they were not clever enough and resigned themselves to the yearly income from the land—cut down by wars, famines, inflations—and grew poorer and poorer. The Communists merely hastened the end.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終於明白了我的家族是怎樣牢記庭訓,死也不願離開土地的,因為土地是唯一乾淨結實的東西,別的財產跟它比起來都是華而不實、邪門歪道的,因此也是長久不了的。子孫再不成器,只要他們不把地契押上賭桌,他們就是安全的。雖有先人垂誡殷殷,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代不免要染指別的投資項目,為了更多更快地賺錢。很多人沒多久就發現自己才智有限,便洗手不幹了,專靠土地的歲入吃飯。戰爭,饑饉,通貨膨脹,接連不斷,歲入是損之又損,他們是越來越窮。共產黨只不過是讓結局來得更快一點罷了。
No one I know is in a commune or knows anybody who is in one,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Cantonese amah who went back to sweep the graves his spring. Her family belongs to the village commune. It is still the farmers, always the worst off, who are getting the worst of it. Having heard of the food shortage, the amah brought in a bit of cooking oil and salted fish of her own use. 我認識的人裡面沒有在人民公社的,他們也不認識在公社的人,除了一個廣東阿媽,她家裡人歸公社管。今年清明,她回去過。向來是農民最苦,現在仍是他們在咀嚼苦上加苦的滋味。阿媽事先聽說那邊食物短缺,就帶了一點食用油和鹹魚回去,準備自用。
When she arrived for a twenty day visit, the commune allowed her to buy a large quantity of rice and small quantities of cooking oil and pork as a special favor. The pork was divided among her family and neighbors because they had not tasted meat all year. So went her salted fish. Her last ten days there she lived on snails that a little girl gathered for her from a pond. 她打算在村裡呆二十天,公社特地優待她,允許她買許多大米、少量的食用油和豬肉。豬肉全都分給家裡人和鄰居,因為他們整年沒有吃過肉。鹹魚也這樣分完了。她在那裡的後十天,全靠田螺果腹,那是一個小姑娘為她從池塘裡捉來的。
There was no community dining hall. Everybody queued up with cans to get the rice and what went with it, served through two holes dug in the kennel-sized temple of the earth god. When they got home the food was cold, of course. 村裡沒有公社食堂。在簡陋的土地廟牆上鑿了兩個洞,所有人就在那兒拿著飯盒排隊打飯——和一些算是菜的東西。等飯盒拿到家裡,食物自然已經冷了。
Everyday at four in the morning a man beat a gong to summon everybody to the fields. Breakfast at nine. Work at ten. Lunch at twelve. Work again at one. Supper at six. Work again at seven. But not in the fields this time—usually it was carrying coal or mud. Quit at ten at night. Sometimes 「leap forward」 to twelve midnight. No Sundays or holidays, only a few days off at the New Year. This despite the slogan 「Let the farmers rest.」 Wages varied from a dollar something to fifty or sixty cents Jen Ming Piao a month. Medicines had been free but now you buy your own. Herd doctors were available but herbs are scarce. 每天清晨四點,有人敲鑼召集大家下田裡幹活。九點鐘吃早飯,十點鐘接著干,十二點吃中飯,下午一點接著干,六點吃晚飯,七點鐘再開始工作。但這回不是在田裡了——通常是運煤擔泥。晚上十點收工。有時候,要「躍進」到午夜十二點。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只在陰歷年有幾天休息。就這樣,還喊著「休養生息」的口號。月工資從一元人民幣到五六毛錢不等。藥品曾經有段時間是免費的,但現在要自己買了。中醫倒是有,但草藥奇缺。
We Chinese have always been at our best within a rigid frame, even in poetry writing. It's when we are most hemmed in that we seem able to rise above ourselves. After twenty centuries of rule by the family we have been free for perhaps twenty years, and it has not been a pleasant time for many of us, full of conflicts and self-doubts. Now the state has taken the place of the big family, coming into every moment and aspect of life with its familiar persuasive pressure. The sheep has returned to the fold. Even hunger can feel right—up to a point. 我們中國人在僵化的框框裡總能發揮到最好,就連寫詩都是如此。似乎只有在重重束縛之下,我們才能超越自己。經過兩千年的宗法統治,我們總算自由了二十年,可是對我們許多人來說,這段時光並不快樂,充滿了鬥爭與自疑。現在政府取代了宗法家族,熟悉的、無所不在的壓力再次進入生活的每時每刻、方方面面。羊回到了羊圈,連挨餓也成了無可厚非的事情——在一定範圍之內。
Those who live near Macao swim a mile or escape by sampan in bands sometimes as big as a hundred, fighting the machine guns of pursuin motorboats with sharpened bamboo poles. But they will not stay put and fight. The trouble with us Chinese is that we are too sensible. Sixty thousand crashed the land border to Hong Kong last May. The border guards who had shot at smaller numbers evidently held back because the crowds were too big, the government having always avoided massacres if possible. After this the communes were modified but not abandoned. There is already talk now of their being revived in the area around Canton. 澳門附近的居民,游水一英里或者乘舢板偷渡,成群結隊,有時上百人。他們用削尖的竹竿跟緊追其後的摩托艇上的機關鎗肉搏。但他們是不會留在當地抗爭的。我們中國人的弱點是太懂得明哲保身了。去年五月,六萬人闖過了陸上的中港邊境線。邊防守衛以前對少得多的人群開過火,但這一次他們顯然收手了,因為人實在太多,而政府總是要盡量避免大規模屠殺的。這以後,人民公社制度做了些改革,但並未取消。傳說它又要在廣東地區復興了。
Advance two steps, retreats a step—Mao Tse-tung has said this is his way of making progress. Whether dance or march, the people drag on, hoping to outlive their tormentors. 前進兩步退一步——毛澤東說過,這就是他進步的方式。跳舞也好,行軍也罷,人民總是苟延殘息地活下來,冀盼能活到煎熬到頭的一日。

The Chinese-language version of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was never published during her lifetime.  In fact, the existence of this manuscript had not been known.  It was only in the April 2008 issue of Crown magazine that the Chinese-language version <重返邊城> was pu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Here is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fall of 1961, Eileen Chang visited Taiwan and then went to Hong Kong.

In March 1963, Eileen Chang wrote the English-language travelogue (The Return To The Frontier) which was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magazine (The Reporter).  This essay caused reverberations in the literary world of Taiwan.

In November 2007, the inheritor of the Eileen Chang literary estate, Roland Soong, found an extremely valuable manuscript <重返邊城> among the boxes of Eileen Chang materials at his home.

This was a completed travelogue written by Eileen Chang herself about her brief travel experience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Even more delightfully surprising is that this essay was not a direct translation from the English version.  Rather, Eileen Chang had written a new and expanded version.

Taiwan and Hong are "frontier cities" in the eyes of Eileen Chang.  Through her eyes, we travel back in time to see a marvellously vibrant Taiwan and as well as the sights and smells of ordinary life in old Hong Kong.

In Crown magazine, Eileen Chang's essay was accompanied by my essay that explained the process of discovery of the manuscript.  Here is the English-language draft of my essay (which diverges slightly from the published Chinese-language version):

I am Roland Soong.  I was born in in Shanghai in 1949.  I am the son of Stephen and Mae Soong.  Soon after my birth, our family moved to Hong Kong. 

I was told that Eileen Chang became friends with my parents between 1952 and 1955.  In <Private Words About Eileen Chang>, Stephen Soong described how Mae and Eileen used to meet and then Eileen would send Mae home by 8pm.  Thus, Mae became the 8 o’clock Cinderella.  But I was too young to remember anything about Eileen Chang for that period.

In the fall of 1961, Eileen Chang travelled first to Taiwan for a brief stay and then came to Hong Kong to work on film scripts.  She left Hong Kong in March 1962 for America.  During that period, she stayed at our apartment for a few weeks.  While she was with us, she stayed in my little room while I slept on the living room sofa.  I remember her as a tall, elegant Shanghainese lady who kept to herself.

In 1968, I left Hong Kong to go overseas to study.  For the next 35 years, I stayed mostly in the United States.  I never got to meet Eileen Chang again.

In 1995, I learned from my parents that their friend Eileen Chang had passed away and that my parents were the inheritors of her estate.  I did not think much about it.

In December 1996, my father passed away.  In December 2002, my mother had a stroke.  I went back to Hong Kong in early 2003 and stayed there to take care of her.

As my mother was incapacitated at first, I began to look into the family business in great detail.  Among the many things, I found boxes and boxes of material related to Eileen Chang.  Some of these materials were letters that Eileen Chang sent to my parents, who kept them.  Other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by Eileen Chang’s estate executor Stone Lin and shipped to my parents after her death.   That would include letters that my parents sent to Eileen Chang, who kept them.  Most of the materials are in no apparent order, so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make any sense out of them.   Among the materials were some works in progress that did not appear to be ready for publication.

Periodically, I would take the boxes to peruse the materials.  When I find something interesting, I would post them on my blog for sharing.  Generally speaking, I never regarded this as anything like a mission.

In 2007, Ang Lee’s movie <Lust, Caution> came along.  Even before the movie was shown, there were grumblings about Eileen Chang and Ang Lee being “Chinese traitors.” So I went into the boxes, and looked for anything related to <Lust, Caution>.  There were more than 30 letters as well as several manuscripts that would topple the conjectures and speculations of many critics ranging from celebrity scholars to anonymous bloggers.

The publicity following <Lust, Caution> forced me to go through the Eileen Chang boxes in a systematic manner.  For example, I selected some materials that were exhibited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Library.  I began to classify the documents (into letters by writer, manuscripts by language, newspaper articles by date, etc).   At the end of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Library exhibition, I gave a talk about some of the things that I had come across.

Within that list of materials, there was a stack of more than 30 pages in which there was an apparently loose page that contained a description of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campus.  At the time, I was unaware of the import of that stack of pages.

In mid-November, my mother passed away and left her estate to me and my sister.  I recognized that I now have a responsibility.  So I went through a thorough search, review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Eileen Chang materials.  When I came to that stack of 30 plus pages, I realized that this may be a singl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With the help of my friends, we reconstructed the apparently loose pages into a coherent whole.

From the other material in the boxes, I recognized from the first few paragraphs that this manuscript had previously been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magazine The Reporter in 1962 under the title of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It is a travelogue about a traveller who went to Taiwan first and then to Hong Kong next.   I found that unpublished Chinese-language version was substantially more detailed, rich and variegated.

So I forwarded the manuscript to Crown Press and sought their advice.  I did not consider myself qualified to consider the literary merits of this work, but Crown Press had worked with Eileen Chang since the 1960’s and they could tell me whether it was worthy of publication.  So this is how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got to be published in 2008.

Would Eileen Chang want this manuscript to be published?  We do not know and we cannot know.  But my decision to go forward has to do with her relationship to Taiwan.  It is true that she visited there for only a few days, but her impact on those writers who met her was tremendous.  Previously, the only statement was through that obscure English-language article in The Reporter, which many people have heard of but very few people had actually read.   It would appear that this essay was disappointing to some of the people in Taiwan who knew her, and Eileen Chang was aware of those reactions.

The Chinese-language essay contains a footnote about a November 1982 magazine article about the Lungshan temple in the town of Lushan.  So the essay must have been worked on after that date.  More than twenty years later after writing the English-language essay, Eileen Chang could not leave it stand as her sole statement about Taiwan.  So I must take it that Eileen Chang wanted to correct the record with a Chinese-language essay.

How different is the original English-language essay from the newly discovered Chinese-language version?  Very.  The essays started off in the almost identical manner and then they diverged quickly.  The Chinese-language version is a lot longer and richer.  Here is the first page from Eileen Chang's handwritten manuscript (using her specially printed paper).  It is recognizably the English version (and I had made the initial identification based upon the question "You are Mrs. Richard Nixon?").

Why was the Chinese-language version longer and richer than the English-language one?  For one thing, this has to do with ability to discuss certain Chines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to the readers of a western general variety magazine.  Here is an sample excerpt about wedding customs.  For the Chinese, the wedding room was known as the "cave room."  How did that come about?  How was this explanation going to read in English?

鮮艷的色彩只有保守性的鄉農仍舊喜愛,淪為沒有紀錄的次文化。此外大紅大綠只存在於婚禮中,而婚禮向來是古代習俗的廢紙簍,『兒女○○○』 中安老爺的考據,也都是當時已經失傳的禮節了。『洞房』這名詞甚至於上溯到穴居時代,想必後來有了房屋,仍舊照上代的習慣,送一對新人。到山洞中過夜。洞房又稱『青廬』,想必到了漢朝人煙稠密,安全清靜的山洞太少,就在宅院中用青翠的樹枝搭個小屋,仿效古人度夏或是行獵放牧的臨時房舍。

In this excerpt, there is an example of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is manuscript.  What is 『兒女○○○』?  The 's are not par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hat is actual standard practice for Eileen Chang whenever she comes across a term that should be obvious.  『兒女○○○』 refers to the classical martial arts novel 兒女英雄傳which she did not feel that she was going to have write out in long hand.  The same type of short-hard notation is prevalent throughout her drafts and correspondence.  For example, she wrote ○○instead of the full 紅樓夢(that is, "Dream ○○○○○" instead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is is Part 1 of a series of the bilingual Eileen Chang.  Are there more parts to come?  How can that be when there are only two published essays plus the novels (Naked Earth), (The Rice Sprout Song) and (Rouge of the North)?  Well, actually there is plenty more unpublished stuff in English and they are semi-biographical in nature.  Those will be the subject of future parts in this series.


重访边城

我以前没到过台渲,但是珍珠港事变后从香港回上海,
乘的日本船因为躲避轰炸,航线弯弯扭扭的路过南台潜,不靠岸,远远的只看见个山。
倚在船舷上还有两三个乘客,都轻声呼朋唤友来看,不知道为什么不敢大声。
我站在那里一动都不动,没敢走开一步,
怕错过了,知道这辈子不会再看见更美的风景了……

张爱玲/文


我回香港去一趟,顺便弯到台湾去看看。在台北下飞机的时候,没预备有认识的人来接。我叫麦先生麦太太不要来,因为他们这一向刚巧忙。但是也可能他们托了别人来接机,所以我看见一个显然干练的穿深色西装的人走上前来,并不感到诧异。

「你是李察.尼克逊太太?」他用英语说。

我看见过金发的尼克逊太太许多照片,很漂亮,看上去比她的年龄年青二三十岁。我从来没以为我像她,而且这人总该认得出一个中国女同胞,即使戴着太阳眼镜。但是因为女人总无法完全不信一句谀词,不管多么显与事实不符,我立刻想起尼克逊太太瘦,而我无疑地是瘦。也许他当作她戴了黑色假发,为了避免引起注意?

「不是,对不起,」我说。

他略一颔首,就转身再到人丛中去寻找。他也许有四十来岁,中等身材,黑黑的同字脸,浓眉低额角,皮肤油腻,长相极普通而看着很顺眼。

我觉得有点奇怪,尼克逊太太这时候到台湾来,而且一个人来。前副总统尼克逊刚竞选加州州长失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了句气话:「此后你们没有尼克逊好让你们踢来踢去了。」显然自己也以为他的政治生命完了。正是韬光养晦的时候,怎么让太太到台湾来?即使不过是游历,也要避点嫌疑。不管是怎么回事,总是出了点什么差错,才只有这么一个大使馆华人干员来接她。

「你们可晓得尼克逊太太要来?」我问麦氏夫妇。他们到底还是来了。

「哦?不晓得。没听见说。」

我告诉他们刚才那人把我误认作她的笑话。麦先生没有笑。

「唔。」然后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有这么个人老是在飞机场接飞机,接美国名人。有点神经病。」

我笑了起来,随即被一阵抑郁的浪潮淹没了,是这孤岛对外界的友情的渴望。

一出机场就有一座大庙,正殿前一列高高的白色水泥台阶,一个五六十岁的太太相当费劲地在往上爬,裹过的半大脚,梳着髻,臃肿的黑旗袍的背影。这不就是我有个中学同班生的母亲?

麦先生正在问我「回来觉得怎么样?」我惊异地微笑,说:「怎么都还在这儿?当是都没有了嘛!」除了年光倒流的感觉,那大庙几乎直盖到飞机场里,也增加了时空的混乱。当时没想到,送行怕飞机失事,要烧香求菩萨保佑,就像渔村为了出海打渔危险,必定要有妈祖庙一样。

我以前没到过台湾,但是珍珠港事变后从香港回上海,乘的日本船因为躲避轰炸,航线弯弯扭扭的路过南台湾,不靠岸,远远的只看见个山。是一个初夏轻阴的下午,浅翠绿的欹斜秀削的山峰映在雪白的天上,近山脚没入白雾中。像古画的青绿山水,不过纸张没有泛黄。倚在船舷上还有两三个乘客,都轻声呼朋唤友来看,不知道为什么不敢大声。我站在那里一动都不动,没敢走开一步,怕错过了,知道这辈子不会再看见更美的风景了。当然也许有更美的,不过在中国人看来总不如──没这么像国画。

轮船开得不快,海上那座山维持它固定的姿势,是否有好半天,还是不过有这么一会工夫,我因为实在贪看,唯恐下一分钟就没有了,竟完全没数,只觉得在注视,也不知道是注入还是注出,彷佛一饮而尽,而居然还在喝,还在喝,但是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现衔着空杯。末了它是怎样远去或是隐没的,也不记得了,就那一个永远忘不了的印象。这些年后到台湾来,根本也没打听那是什么山。我不是登山者,也不想看它陆地上的背面。还是这样好。

「台北不美,不过一出城就都非常美,」麦先生在车上说。

到处是骑楼,跟香港一样,同是亚热带城市,需要遮阳避雨。罗斯福路的老洋房与大树,在秋暑的白热的阳光下树影婆娑,也有点像香港。等公车的男女学生成群,穿的制服乍看像童子军。红砖人行道我只在华府看到,也同样敝旧,常有缺砖。不过华盛顿的街道太宽,往往路边的两层楼店面房子太猥琐,压不住,四顾茫茫一片荒凉,像广场又没有广场的情调,不像台北的红砖道有温暖感。

麦氏夫妇知道我的脾气,也不特地请吃饭招待,只作了一些安排。要看一个陌生的城市,除了步行都是走马看花。最好是独行,但是像我这样不识方向的当然也不能一个人乱走。

午后麦太太开车先送麦先生上班,再带我到画家席德进那里去。麦太太是美国人,活泼泼地把头一摔,有点赌气地说:「他是我最偏爱的一个人。(He's my favorite person.)」

她在大门口楼梯脚下哇啦一喊,席先生打着赤膊探头一看,有点不好意思地去穿上衬衫再招呼我们上楼。楼上虽然闷热,布置得简单雅洁,我印象中原色髹漆的板壁很多,正是挂书的最佳背景。走廊就是画廊。我瞻仰了一会,太热,麦太太也没坐下就走了,席先生送她出去,就手陪我去逛街。

有席德进带着走遍大街小巷,是难求的清福。他默无一语,简直就像你一个人逍遥自在地散步,不过免除迷路的恐慌。钻进搭满了晾衣竿的狭巷,下午湿衣服都快干了,衣角偶而微凉,没有水滴在头上。盘花金色铁窗内望进去,小房间里的单人床与桌椅一览无余,浅粉色印花挂衣袋是美国没有的。好像还嫌不够近,一个小女孩贴紧了铁栅站在窗台上,一动也不动地望着我们挨身走过。也许因为房屋经巧新建,像挤电梯一样挤得不郁塞,彷佛也同样是暂时的。

走过一个花园洋房,灰色砖墙里围着相当大的一块空地,有两棵大树。

「这里有说书的。时候还没到,」他说。

想必是露天书场,藤椅还没搬出来。比起上海的书场来,较近柳敬亭原来的树下或是茶馆里说书。没有粽子与苏州茶食,茶总有得喝?要经过这样的大动乱,才摆脱了这些黏附物──零食:雪亮的灯光下,两边墙上橱窗一样大小与位置的金框大镜,一路挂到后座,不但反映出台上的一颦一笑,连观众也都照得清清楚楚。大概为了时髦妓女和姨太太们来捧场,听完了一档刚下场就袅袅婷婷起身离去,全场瞩目,既出风头又代作广告。

经过一座庙,进去随喜。这大概是全世界最家常的庙宇,装着日光灯,挂着日历。香案上供着蛋杯──吃煮蛋用的高脚小白磁杯,想是代替酒盅。拜垫也就用沙发上的荷叶边软垫,没有蒲团。墙上挂着个木牌写着一排排的姓名,不及细看,不知是不是捐钱盖庙的施主。

祀的神中有神农,半裸,深棕色皮肤,显然是上古华南居民,东南亚人的远租。神农尝百草,本来草药也大都是南方出产,北边有许多都没有。草药发明人本来应当是华南人。──是否就是「南药王」?──至于民间怎么会知道史前的华南人这么黑,只能归之于种族的回忆,浩如烟海的迷茫模糊的。我望着那长方脸黝黑得眉目不清的,长身盘腿坐着的神农,败在黄帝手中的蚩尤的上代,不禁有一种森森然的神秘感,近于恐惧。

神案上花瓶里插着塑胶线组成的镂空花朵。又插着一大瓶彩纸令旗,过去只在中秋节的香斗上看见过。该是道教对佛寺的影响。神殿一隅倚着搭戏台用的木材。

下一座庙是个古庙──当然在台北不会太古老。灰色的屋瓦白苍苍的略带紫蓝,色调微妙,先就与众不同。里面的神像现代化得出奇,大头,面目狰狞,帽子上一颗大绒球横斜,武生的戏装;身材极矮,从俯视的角度压缩了。与他并坐的一位索性没有下半身。同是双手搁在桌上,略去下肢的一个是高个子,躯干拉长了,长眉直垂到腮颊上。这决不是受后期印象派影响的现代雕塑,而是当年影响马蒂斯的日本版画的表亲或祖先。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如汉字就有一大部份是从福建传过去的。闽南塑像的这种特色,后来如果失传了,那就是交通便利了些之后,被中原的主流淹没了。(注)

※注:鹿港龙山寺未经翻修,还是古朴的原貌。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光华杂志有它一个守护神的彩色照片,凶恶的朱红脸,不屑地撇着嘴,厚嘴唇占满了整个下颏。同年十二月时报周刊二五一期有题作「待我休息」的照片,施安全摄:两个抬出巡行的神将中途倚墙小憩,一白一黑,一高一矮。颀长穿白袍的一个,长眉像刷子一样掩没了一对黑洞洞的骷髅眼孔;是八字眉,而八字的一撇往下转了个弯,垂直披在面颊上,如同鬓发。矮黑的一个,脸黑得发亮,撇着嘴冷笑,露出一排细小的白牙,两片薄薄的红唇却在牙齿下面抿得紧紧的──颠倒移挪得不可思议。局部的歪曲想必是闽南塑像独特的作风。地方性艺术的突出发展往往不为人注意,像近年来南管出国,获得法国音乐界的剧赏,也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变局,才把时代的水银灯拨转到它身上。※

下首大玻璃柜里又有只淡黄陶磁怪龙,上颏奇长,长得像食蚁兽,如果有下颏,就是鳄鱼了,但是缺下颏,就光吐出个舌头。背上生翅,身子短得像四脚蛇。创造怪兽,似乎殷周的铜器之后就没有过?

这么许多疑问,现成有行家在侧,怎么不请教一声?彷佛有人说过,发问也要学问。我脑子一时转不过来,不过看着有点奇怪而已,哪问得出什么。连庙名没看清楚,也都没问是什么庙。多年后根据当时笔记作此文,席德进先生已经去世,要问也没处问了。那天等于梦游症患者,午睡游台北。反正那庙不会离席先生寓所太远,不然我也走不动。

麦家这两天有远客住在他们家,替我在山上的日式旅馆定了个房间,号称「将军套房」,将军上山来常住的。进房要经过一连串的小院子,都有假山石与荷池,静悄悄的一个人影子都不见。在房中只听见黄昏细雨打着芭蕉,还有就是浴室里石狮子嘴里流出的矿泉,从方柜形水泥浴缸口漫出来,泊泊溅在地上。房间里榻榻米上摆着藤家具。床上被单没换,有大块黄白色的浆硬的水渍。显然将军不甘寂寞。如果上次住在这里的是军人。我告诉自已不要太挑剔,找了脚头一块干净土蜷缩着睡,但是有臭虫。半夜里还是得起来,睡在壁龛的底板上──日式客厅墙上的一个长方形浅洞,挂最好的画,摆最好的花瓶的地方。下缘一溜光滑的木板很舒服,也不太凉。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女服务生进来铺床,找不到我,吓了一大跳。

幸而只住了一夜。麦家托他们的一个小朋友带我到他家乡花莲观光,也是名城,而且有高山族人。

一下乡,台湾就褪了皮半卷着,露出下面较古老的地层。长途公共汽车上似乎全都是本省人。一个老妇人扎着地中海风味的黑布头巾、穿着肥大的清装袄袴,戴着灰白色的玉镯──台玉?我也算是还乡的复杂的心情变成了纯粹的观光客的游兴。

替我做向导的青年不时用肘弯推推我,急促地低声说:「山地山地!」

我只匆匆一瞥,看到一个纤瘦的灰色女鬼,颊上刺青,刻出蓝色胡须根根上翘,翘得老高,背上背着孩子,在公路旁一爿店前流连。

「山地山地!」

吉卜西人似的儿童,穿着破旧的T恤,西式裙子,抱着更小的孩子。

「有日本电影放映的时候,他们都上城来了,」他说。

「哦?他们懂日文?」

「说得非常好。」

车上有许多乘客说日语。这都是早期中国移民,他们的年青人还会说日文的多得使人诧异。

公共汽车忽然停了,在一个「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的地方。一个壮硕的青年跳下车去,车掌也跟着下去了。忽然打起架来,两人在地下翻滚。蓝天下,道旁的作物像淡白的芦梗矮篱似的齐臻臻约有二尺高。

「契咖茹哟!契咖茹哟!(搞错了哟!)」那青年在叫喊。

司机也下去了,帮着打他。

大概此地民风强悍。一样是中国人,在香港我曾经看见一个车掌跟着一个白坐电车的人下去,一把拉住他的西装领带,代替从前的辫子,打架的时候第一先揪的。但是那不过是推推搡搡辱骂恫吓,不是真动武。这次我从台湾再去香港,有个公车车掌被抓进警察局,因为有个女人指控他用车票打孔机打她。──他们向来总是把那件沉重的铁器临空扳得轧轧响,提醒大家买票。──那也还不是对打。香港这一点是与大陆一致的,至少是提倡「武斗」前的大陆。

这台湾司机与车掌终于放了那青年,回到车上来。

「他们说这人老是不买票,总是在这儿跳下去,」我的青年朋友把他们的闽南话译给我听。

挨打的青年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他的美军剩余物资的茶褐色衬衫撕破了。公车开走了,开过他身边的时候,他向它立正敬礼。他不会在日据时代当过兵,年纪不够大,但是那种奇异的敬意只有日本有。

观光客大都就看个教堂,在中国就是庙了。花莲的庙比台北还更家庭风味,神案前倚着一辆单车,花瓶里插着鸡毛掸帚。装置得高高的转播无线电放送着流行音乐。后院红砖阑干砌出工字式空花格子,衬着芭蕉,灯影里偶有一片半片蕉叶碧绿。后面厨房里昏黄的灯下,墙上挂着一串玲珑的竹片锁链,蒸馒头用的。我不能想像在蒸笼里怎么用,恨不得带回去拿到高级时装公司去推销,用作腰带。纯棉的瑞士花布如果乱红如雨中有一抹竹青,响应竹制衣带,该多新妍可喜!

花莲城隍庙供桌上的暗红漆筊杯橡一副猪腰子。浴室的白磁砖墙。殿前方柱与神座也是白磁砖。横挡在袖案前的一张褪色泥金雕花木板却像是古物中的精品。又有一对水泥方柱上刻着红字对联。忽然一抬头看见黑洞洞的天上半轮凉月──原来已经站在个小院子里。南中国的建筑就是这样紧凑曲折,与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大不相同。月下的别院,不禁使人想起无数的庵堂相会的故事。

此地的庙跟台北一样,供香客插烛的高脚蜡台上都没装铁签──那一定是近代才有的。台湾还是古风,山字架的下截补换了新木,更显出上半的黯黑旧白木棍棒的古拙。有的庙就在木架上架只小藤箩,想必箩中可以站满蜡烛──一只都没有,但是揣度木架的部位与高矮,不会不是烛台。因陋就简,还是当初移民的刻苦的遗风。

还有一个特点是神像都坐在神龛外,綉幔前面。乍看有点看不惯,太没掩蔽,彷佛丧失了几分神秘庄严。想来是神像常出巡,抬出抬进,天气又热,挥汗出力搬扛的人挨挨擦擦,会污损丝绸帐幔。我看见过一张照片上,庙门外挤满了人,一个穿白汗背心的中年男子笑着横抱着个长须神像,脸上的神情亲切,而彷佛不当桩事,并不肃然。此地的神似乎更接近人间,人比在老家更需要神,不但背乡离井,同荒械斗「出草」也都还是不太久以前的事,其间又还经过五十年异族的统治,只有宗教是还是许可的。这里的人在时间空间上都是边疆居民,所以有点西部片作风。我想起公共汽车旁的打斗。

花莲风化区的庙,荷叶边拜垫上镶着彩色补钉图案,格外女性化些。有一只破了的,垫在个大缸底下。高僧坐化也是在缸中火葬的,但是这里的缸大概是较日常的用途。缸上没有木盖,也许还是装自来水前的水缸。香案前横幅浮雕板上嵌满碎珊瑚枝或是海滩石子作背景。日光灯的青光下,綉花神幔上包着的一层玻璃纸闪闪发光。想必因为天气潮湿,怕丝绸腐烂。

夜间没有香客,当然是她们正忙的时候。殿外大声播送爵士乐,更觉冷冷清清。廊下一群庙祝高坐在一个小平台上,半躺在藤椅上翘着脚喝茶谈天。殿侧堆着锣鼓乐器,有一面大鼓上写着「特级」二字。

附近街上一座简陋的三层楼木屋,看上去是新造的,独门独户站在一小块空地上,门口挂着「甲种妓女户」门牌。窗内灯光雪亮,在放送摇滚乐。靠桥直挺挺两只木椅,此外一无所有。两个年青的女人穿着短旗袍,长头发披在背上,彷佛都是大眼睛高个子高胸脯,足有国际标准,与一个男子在跳摇滚舞。男子近中年了,胖胖的,小眼睛,有点猪相,拱着鼻子,而面貌十分平凡,穿着米色拉链夹克,随和地舒手舒脚,至多可以说跟得上。但是此地明明不是舞校,也许是他们自己人闲着没事做广告。

二等妓院就没有这么纯洁了。公共食堂大观园附设浴堂,想也就是按摩院,但是听说是二等妓院。楼下一排窗户里,有一张藤躺椅上铺着条毛巾被,通内室的门里有个大红织锦缎长旗袍的人影一闪。这样衣冠齐整怎么按摩?似乎与大城市的马杀鸡性质不同。

另一个窗户里有个男子裸体躺在藤椅上,只盖块大毛巾。又有个窗户里,一个人伛偻着在剪脚趾甲。显然不像大陆上澡堂子里有修脚的。既然是自理,倒不省点钱在家里剪,而在这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时候且忙着去剪脚趾甲。虽然刚洗过澡指甲软些容易剪,也是大杀风景的小小豪举。

这一排窗户不知是否隔成小室的统间,下半截墙漆成暗绿色,上半截奶油色,壁上有只老式挂钟。楼下大敞着门,门前停着许多单车,歪歪斜斜互相偎倚着叠放。大门内一列深棕色柜台,像旅馆或医院挂号处。墙壁也漆成同样的阴暗的绿色,英美人称作「医院绿」的。

大概因为气候炎热需要通风,彷佛没有窗帘这样东西,一律开放展览。小电影院也只拉上一半铁门,望进去黑洞洞的一直看到银幕与两旁的淡绿色舞台幕。

风化区的照相馆门口高高下下挂满妓女的照片,有的学影星张仲文长发遮住半边脸,有的像刘琦,都穿着低领口夜礼服。又有同一人两张照片叠印的,清末民初盛行的「对我图」。

夜游后,次日再去看古屋。本地最古老的宅第是个二层楼红砖屋,正楼有飞檐,山墙上镶着湖绿陶磁挖花壁饰,四周簇拥着淡蓝陶磁小云朵。两翼是平房。场院很大,矮竹篱也许是后添的。院门站得远远的,是个小牌楼,上有飞檐,下面一对红砖方柱。

台湾彷佛一直是红砖,大概因为当地的土质。大陆从前都是青砖,其实是深灰色,可能带青灰。因为中国人喜爱青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迳称为青砖。红砖似是外来的,英国德国最普遍的,条顿民族建筑的特色。在台湾,红砖配上中国传统的飞檐与绿磁壁饰,于不调和中别有一种柔艳憨厚的韵味。

有个嘉庆年间的庙,最由的一翼封闭了,一扇门上挂着木牌,上写「办公处Office」。侧面墙上有个书卷形小窗,两翼各嵌一只湖绿陶磁挖花壁饰作窗棂,中央的一枚想必砸破了,换装三根原木小棍子,也已经年深月久了,予人的感觉是原有的,整个的构图倒更朴拙有致。

又有一幢老屋,普通的窗户也用这种八角形绿磁挖花壁饰作窗棂,六只叠成两行。后加同色木栅保护,褪色的淡蓝木栅也仍旧温厚可爱,没有不调和。

小巷里,采茶叶的妇人背着孩子在门前平台上席地围坐,大家合捧着个大扁蔑篮,不住地晃动着。篮子里黑色的茶叶想必是乌龙,茶香十步外特别浓。另一家平台上堆满了旧车胎。印度也常有这种大门口的平台。

年青的朋友带我来到一处池塘,一个小棕榈棚立在水心。碧清的水中偶有两丛长草倒影。是农场还是渔塭?似乎我的导游永远都是沉默寡言,我不知道怎么也从来不问。

有个长发女郎站在亮蓝的水里俯身操作,一件橙黄桔绿的连衫裙卷到大腿上;面貌身材与那两个甲种妓女同一类型,不过纤巧清扬。除了电影里,哪有这等人物这身打扮作体力劳动的?如果我是贵宾来参观,就会疑心是「波田姆金的村庄」──俄国女皇凯萨琳二世的宠臣波田姆金(Potemkin)在女皇游幸途中遍植精雅的农舍,只有前面一堵假墙,又徵集村姑穿着当地传统服装载歌载舞,一片升平气象。

这美人想必引人注目惯了,毫不理会我们眈眈遥视,过了一会,迳自蹚水进棚去了。我这才微弱地嗳呀了一声,带笑惊叹。那青年得意地笑了。

此地大概是美人多。一来早期移民本来是南国佳人,又有娶山地太太的高山族,至少是花莲的阿美族比著名出美人的峇里人还要漂亮。

我们沿着池边走到一个棕榈凉亭歇息,吃柚子。从来没吃过这样酸甜多汁的柚子,也许因为产地近,在上海吃到湖南柚子早已干了。我望着地下栏杆的阴影里一道道横条阳光。刚才那彩色阔银幕的一场戏犹在目前,疑幻疑真,相形之下,柚子味吃到嘴里真实得使人有点诧异。


同是边城,香港不像台湾有一水之隔,不但接壤,而且返乡探亲扫墓的来来去去络绎不绝,对大陆自然看得比较清楚。我这次分租的公寓有个大屋顶洋台,晚上空旷无人,闷来就上去走走,那么大的地方竟走得团团转。满城的霓虹灯混合成昏红的夜色,地平线外似有山外山遥遥起伏,大陆横躺在那里,听得见它的呼吸。

二房东太太是上海人,老是不好意思解释他们为什么要分租:「我们都是寄包裹寄穷了呀!」

他们每月寄给她婆家娘家面条炒米咸肉,肉乾笋乾,砂糖酱油生油肥皂,按季寄衣服。有一种英国制即融方块鸡汤,她婆婆狂喜地来信说它「解决了我们一天两顿饭的一切问题。」砂糖他们用热水冲了吃作为补品。她弟弟在劳改营,为了窝藏一个国特嫌犯;写信来要药片治他的腰子病与腿肿。她妹妹是个医生,派到乡下工作。「她晚上要出诊,乡下地方漆黑,又高低不平,她又怕蛇──女孩子不就是这样。」她抱歉的声口就像是说她的两个女儿占用浴室时间太长,「女孩子不就是这样。」

我正赶上看见他们一次大打包。房东太太有个亲戚要回去,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太,可以替他们带东西。她丈夫像牛仔表演捉小牛,用麻绳套住重物,挣扎得在地板上满地滚。房东太太烤了只蛋糕,又炖了一锅红烧肉。

「锅他们也用得着,」她说。

「一锅红烧肉怎么带到上海?」我说。

「冻结实了呀。火车像冰箱一样。」

她天亮就起来送行,也要帮着拎行李通过罗湖边境的检查。第二天她一看见我就叫喊起来:「哈呀!张小姐,差点回不来喽!」

「嗳呀,怎么了?」

「吓咦呀!先不先,东西也是太多。」她声音一低,用串通同谋的口气。「也是这位老太,她自己的东西实在多不过。整桶的火油,整箱的罐头,压成板的咸鱼装箱,衣裳被窝毯子,锅呀水壶,样样都有,够赔嫁摆满一幢房子的。关卡上的人不耐烦起来了。后来查到她皮夹子里有点零钱,人民票,还是她上趟回来带回来的,忘了人民票不许带出来的。伙咦!这就不得了了。『这是哪来的?哈?』嗯,『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找上我了:『你是什么人?啊?你跟她是什么关系,哈?你在这干什么,啊?』」房东太太虎起一张孩儿面,竖起一双吊梢眼,吼出那些「啊」「哈」。「嗳呀我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是来送行的──心里嚜一直急得要死。」她皱着眉啧的一声,又把声音一低,窃窃私语道:「这位老太有好几打尼龙袜子缝在她棉袍里。」

「带去卖?」

「不是,去送礼。女人穿在长袴里。」

「──看都看不见!」

「不是长统的。」她向她小腿上比划了一下。「送给干部太太。她总喜欢谁都送到。好能干呵,老太。她把香港拍的电影进口。给高干看的。要这么些钱干什么?哈?七十岁了,又没儿女,哈?」她笑了。

这时候正是大跃进后大饥荒大逃亡,五月一个月就有六万人冲出香港边界。大都是邻近地带的乡民。向来是农民最苦,也还是农民最苦。十年前我从罗湖出境的时候,看见乡下人挑着担子卖菜的可以自由出入,还羡慕他们。我们火车上下来的一群人过了罗湖桥,把证件交给铁丝网那边的香港警察。拿了去送到个小屋去研究,就此音信杳然。正是大热天,我们站在太阳地里等着。这香港警察是个瘦长的广东靓仔,戴着新款太阳眼镜,在大陆来的土包子眼中看来奇大的墨镜,穿的制服是短袖衬衫,百慕达短袴,烫得摺痕毕挺,看上去又凉爽又倔傲,背着手踱来踱去。中共站岗的兵士就在我们旁边,一个腮颊圆鼓鼓的北方男孩,穿着稀皱的太大的制服。大家在灼热的太阳里站了一个钟头之后,那小兵愤怒地咕噜了一句,第一次开口:「让你们在外头等着,这么热!去到那边站着。」他用下颏略指了指后面一箭之遥,有一小块阴凉的地方。

我们都不朝他看,只稍带微笑,反而更往前挤近铁丝网,彷佛唯恐遗下我们中间的一个。但是仍旧有这么一刹那,我觉得种族的温暖像潮水冲洗上来,最后一次在身上冲过。

我学生时代的香港,自从港战后回上海,废学十年,那年再回去,倒还没怎么改变,不过校园后面小山上的树长高了,中间一条砖砌小径通向旧时的半山女生宿舍,比例不同了,也有点「面熟陌生」。我正眼都没看它一眼,时间的重量压得我抬不起头来,只觉得那些拔高了的小杉树还有点未成年人的伶仃相,一个个都是暗绿的池中暗绿的喷泉向白色的天上射去,噝噝哗哗地上升,在那一刹那间已经把我抛下很远,缩小了而清晰异常,倒看的望远镜中人,远远的站在地下。没等这画面成形,我早已转身走开了。

这次别后不到十年,香港到处在拆建,邮筒半埋在土里也还照常收件。造出来都是白色大厦,与非洲中东海洋洲任何新兴都市没什么分别。偶有别出心裁的,抽屉式洋台淡橙色与米黄相间,用色胆怯得使人觉得建筑师与画家真是老死不相往来约两族。

想必满山都是白色高楼,半山的杜鹃花早砍光了。我从来没问起。其实花丛中原有的二层楼姜黄老洋房,门前洋台上被了漆的木柱栏杆,掩映在嫣红的花海中,惨戚得有点刺目,但是配着碧海蓝天的背景,也另有一种凄梗的韵味,免得太像俗艳的风景明信片。

这种老房子当然是要拆,这些年来源源不绝的难民快把这小岛挤坍了,怎么能不腾出地方来造房子给人住?我自己知道不可理喻,不过是因为太喜欢这城市,兼有西湖山水的紧凑与青岛的整洁,而又是离本土最近的唐人街。有些古中国的一鳞半爪给保存了下来,唯其近,没有失真,不像海外的唐人街。

这次来我住在九龙,难得过海,怕看新的渡轮码头,从前光润的半旧枣红横条地板拆了,换了水泥地。本来一条长廊伸出海中,两旁隔老远才有一张玻璃盒装的广告画,冷冷清清介绍香烟或是将上映的影片。这么宝贵的广告空闲,不予充分利用,大有谐星的 throwing line 的风度──越是妙语越是「白扔掉」,不经意地咕哝一声,几乎听不清楚。那一份闲逸我特别欣赏。

相形之下,新盖的较大的水泥建筑粗陋得惨不忍观。我总是实在非过海不可,才直奔那家店铺,目不斜视。这样□□,目然见闻很少。

但是看来南下的外省人已经同化了。孩子们在学校里说广东话,在家里也不肯讲任何其他方言,正好不与父母交谈,别处的十几岁的人也许会羡慕他们有这藉口。

耶诞节他们跟同学当面交换圣诞卡片。社会上不是教徒也都庆祝,送礼,大请客。

报上十三妹写的专栏有个读者来信说:「我今年十九岁。」一年前她父亲带她从华北逃出来,一路经过无数艰险,最后一程子路乘小船到澳门,中途被中共射击,父亲用身体遮着她,自己受了重伤,死在澳门的医院里。她到了香港,由父亲的一个朋友给找了个小事,每个月约有一百元港币,只够租一个床位,勉强存活。「全香港只有我不过圣诞节,」她信上说。「请告诉我我是不是应当回大陆去。」

十三妹怎样回答的,不记得了,想必总是劝勉一番。我的反应是漫画上的火星直爆,加上许多「!」与「#」,不管「#」在这里是代表什么,当然也不值得这样大惊小怪,在封闭的社会里,年青人的无知,是外间不能想像的。连父母在家里有许多话也都不敢说,怕万一被子女检举。一到了香港的花花世界,十九岁的女孩正是爱美的年龄,想装饰自己的欲望该多强烈。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真宁可回到「大家没得」的地方,少受点痛苦。不过一路出来,没有粮票路条,不靠亲友帮忙决走不了这么远。一回去追究起来,岂不害了这些恩人?

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故事,紧张,悲壮,对人性有讽刺性的结局。可惜我不会写。

临走我有个亲戚约了在香港饭店见一面,晚上七点半在大厅上泡壶红茶,叫了一盘小蛋糕。谈了一会,出来也才八点多。我得要买点廉价金饰带回去送人,听说就在后面一条街上就有许多金铺,开到很晚,顺便去一趟。在饭店门口作别,不往天星码头走,需要□□。表姑父听我说还要买东西,有点错愕,但是显然觉得我也算是个老香港了,不便说什么,略一点头呵腰,就在灯光黯淡的门廊里一转弯消失了身影。

我循着门廊兜过去,踏上坡斜的后街往上爬,更黑洞洞起来,一个人影子都不见。香港也像美国了,一到了晚上,营业区就成了死城,行人绝迹,只有汽车风驰电掣来往。这青石板山道斜度太陡,不通车,就一片死寂。

到底是中环,怎么这么黑?我该不是第一次发现我有夜盲症,但还是不懂怎么没走过几家门面,顿时两眼漆黑。小时候天色黄昏还在看书,总听见女佣喊叫:「再看要鸡茅(盲?)子眼啦!」「开了灯不行吗?」「开了灯也是一样!」似乎是个禁忌的时辰。只知道狗的视力不佳,鸡是天一黑就看不见了?也许因此一到晚上「鸡栖于埘」,必须回到鸡窝去。照理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看书,只会近视。黄昏的时候看书就得夜盲症,那是个禁忌的时辰,彷佛全凭□想,不科学。但是事实是我傍晚下台阶就看不清楚梯级,戴着眼镜也没用。不过一向没注意,这下子好了──正赶着这时候壮着胆子不去想香港那些太多的路劫的故事,索性瞎了眼乱闯,给捅一刀也是自讨的。

都怪我不肯多跑一趟,怕过海,要两次并一次,这么晚才去买东西。谁叫你这样感伤起来,我对自己说。就有那么些感情上的奢侈!怕今昔之感,就不要怕匝颈路劫。活该!

道旁该都是匹旧式小店,虽然我这次回来没来过。楼上不会不住人,怎么也没有半点灯光?也是我有点心慌意乱,只顾得脚下,以及背后与靠近的一面随时可能来的袭击,头上就不理会了,没去察看有没有楼窗漏出灯光,大概就有也稀少微弱,而且静悄悄的声息毫无。

要防街边更深的暗影中窜出人来,因此在街心只听见石板路□□□的脚步声。古老的街道没有骑楼,□直,平均地往上斜,相当阔,但是在黑暗中可宽可窄,一个黑胡同。预期的一拳一脚,或是一撞,脑后一闷棍,都在蓄势跃跃欲试,似有若无在黑暗中像风吹着柔软的气球面,时而贴上脸来,又偶一拂过头发,擦身而过,仅只前前后后虚晃一招。

这不是摆绸布摊的街吗?方向相同,斜度相同。如果是的,当然早已收了摊子,一点痕迹都不留。但是那故乡气的市集,现在的香港哪还会有?现在街上摆地摊的只有大陆带出来的字画,挂在墙上。事隔二十年,我又向来不认识路,忘了那条街是在娱乐戏院背后,与这条街平行。但是就在这疑似之间,已经往事如潮,四周成为喧闹的鬼市。摊子实在拥挤,都向上发展,小车柜上竖起高高的杆柱,挂满衣料,把沿街店面全都挡住了。

在人丛里挤着,目不暇给。但是我只看中了一种花布,有一种红封套的玫瑰红,鲜明得烈日一样使人一看就瞎了眼,上面有圆圆的单瓣浅粉色花朵。用较深的粉红密点代表阴影。花下两片并蒂的黄绿色小嫩叶子。同样花还有碧绿地子,同样的粉红花,黄绿叶子;深紫地子,粉红花,黄绿叶子。那种配色只有中国民间有。但是当然,非洲人穿的旷野原始图案的花布其实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纺织厂──不过是针对老非洲市场,投其所好。英国人仿制的康熙青花瓷几可乱真。但是花洋布不会掉色。与我同去的一个同学用食指蘸了唾沫试过了。是土布。我母亲曾经喜欢一种印白竹叶的青布,用来做旗袍,但是那白竹叶上腻着还没掉光的石膏,藏青地子沾着点汗气就掉色,皮肤上一块乌青像伤痕。就我所知,一九三○年间就剩这一种印花土布了。香港这些土布打哪来的?如果只有广东有,想必总是广州或是附近城镇织造的。但是谁穿?香港山上砍柴的女人也跟一切广东妇女一样一身黑。中上等妇女穿唐装的,也是黑香云纱衫袴,或是用夏季洋服的浅色细碎小花布。□ 区与中环没有婴儿,所以一时想不到。买了三件同一个花样的实在无法在那三个颜色里选择一种──此外也是在这摊子上,还买了件大红粉红二色方胜图案的白绒布,连我也看得出这是婴儿襁褓的料子。原来这些鲜艳的土布是专给乳婴做衣服的,稍大就穿童装了。

在清初「十三行」时代──十三个洋行限设在一个小岛上,只准许广州商人到岛上交易──是唯一接近外国的都市,至今还有炸火腿三明治这一味粤菜为证。他们特有的这种土布,用密点绘花瓣上的阴影,是否受日本的影响?我只知道日本衣料设计惯用密圈,密点不确定。如果相同,也该是较早的时候从中国流传过去的,因为日本的传统棉布向来比较经洗,不落色,中国学了绘图的技巧,不会不学到较进步的染料。

看来这种花布还是南宋迁入广东的难民带来的,细水长流,不绝如缕,而且限给乳婴穿。

我从前听我姑姑说:「天津乡下女人穿大红扎脚袴子,真恶心!」那风沙扑面的黄土平原上,天津近海,想必海风扫荡下更是荒瘠不毛之地。人对色彩的渴望,可想而知。但看传统建筑的朱栏,朱门,红楼,丹樨,大红漆柱子,显然中国人是爱红的民族。──虽说「大红大绿」,绿不过是陪衬,因为讲究对称。几乎从来没有单独大块的绿色的──但是因为衣服比房舍更接近个人,大红在新房新妇之外成了禁条。

当时亲戚家有个年纪大的女仆,在上海也仍旧穿北方的扎脚袴。「老李婆的扎脚袴尿臊臭,」我姑姑也□□这笑话。老年人本来邋遢,帮佣生涯也一切马虎,扎脚袴又聚气。北边乡下缺水,天又冷,不大能洗澡。大红棉袴又容易脏,会有黑隐隐的垢腻痕。也许是尿臊臭的联想加上大红袴子的挑逗性,使我姑姑看了恶心。

唐宋的人物画上常有穿花衣服的,大都是简化的团花,可能并不忠实复制原来的图案。衣服几乎永远是淡赭色或是淡青,石青,石绿。当然,这不是说这些冲淡的色调不是适合国画的风格。从来没有。是否是有一种不成文法的自我约束?

中国固有的丝绸棉布都褪色,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穿褪色的衣服,正如韩国的传统服装是白色,因为多山的半岛物产不丰,出不起染料钱。中国古画中人物限穿淡赭,石青,石绿,淡青,原来是写实的,不过是褪了色的大红大绿深青翠蓝。中国人最珍爱的颜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红男绿女」 ──并不是官员才穿大红袍的。后人作画墨守成规,于是画中人穿那种冲淡的颜色。

明末清初冒辟疆在回忆录中写董小宛「衣退红衫」观潮,众人望之如凌波仙子。我一向以为「退红」是最淡的粉红,其实大概也就是淡赭色,不过身为名妓,她当然只穿新衣,是染就的淡赭红,穿着更亭亭入画。

倒不是绘画的影响,而是满清入关,满人不是爱红的民族,清宫的建筑与室内装修的色调都趋向苍□,上行下效,一方面物极必反,汉人本来也已穿厌了「鲜衣」。有这旬谚语:「若安占,须带三分孝。」白娘娘如果不是新寡,也就不可能一身白,成了她的招牌。《海上花》里的妓女大都穿湖色,也有穿鱼肚白,「竹根青」(泛背的淡黄褐色)的;小家碧玉赵二宝与她哥哥都穿月白。书中丧礼布置用湖色月白。显然到了晚清,上海的妓院与附近一带的小户人家已经没这些忌讳了。

鲜艳的色彩只有保守性的乡农仍旧喜爱,沦为没有纪录的次文化。此外大红大绿只存在于婚礼中,而婚礼向来是古代习俗的废纸篓,「儿女□□□」中安志节的考据,也都是当时已经失传的□节了。「洞房」这名词甚至于上溯到穴居时代,想必后来有了房屋,仍旧照上代的习惯,送一对新人。到山洞中过夜。洞房又称「青庐」,想必到了汉朝人烟稠密,安全清静的山洞太少,就在宅院中用青翠的树枝搭个小屋,仿效古人度夏或是行猎放牧的临时房舍。

从什么时候起,连农民也摒弃鲜艳的色彩,只给婴儿穿天津乡下女人的大红袴子。附近有一处妇女画春宫为副业──我虽只知道杨柳青的年画──都是积习相沿,同被视为陋俗。原因许是时装不可抗拒的力量,连在乡下,浓艳的彩色也终于过了时,嫌土头土脑了。但是在这之前,宋明理学也已经渗透到社会基层,女人需要处处防闲,不得不韬光养晦,珍爱的彩色只能留给小孩穿。而在一九四○年的香港,连穷孩子也都穿西式童装了,穿传统花布的又更缩到吃奶的孩子。

当时我没想到这么多,就只感到狂喜,第一次触摸到历史的质地──暖厚黏重,不像洋布爽脆──而又不像一件古董,微凉光滑的,无法在上面留下个人的痕迹;它自有它完整的亘古的存在,你没份,爱抚它的时候也已经被抛弃了。而我这是收藏家在古画上题字,只有更「后无来者」──衣料裁剪成衣服,就不能再属于别人了。我拿着对着镜子比来比去,像穿着一幅名画一样森森然,飘飘然。是什么时候绝迹于中原与大江南北,已经不可考了。港战后被我带回上海,做了衣服穿,一般人除了觉得怪,并不注意,只有偶而个把小贩看了似曾相识,凝视片刻,若有所悟,脸上浮出轻微的嘲笑。大概在乡下见过类似的破布条子。当然没穿多久就黯败褪色了。像抓住了古人的衣角,只一会工夫,就又消失了。

共产党来了以后,我领到两块配给布。一件湖色的,粗硬厚重得像土布,我做了件唐装喇叭袖短衫,另一件做了条雪青洋纱袴子。那是我最后一次对从前的人牵衣不舍。

排队登记户口。一个看似八路军的老干部在街口摆张小学校的黄漆书桌,轮到我上前,他一看是个老乡,略怔了怔,因似笑非笑问了声:「认识字吗?」

我点点头,心里很得意。显然不像个知识份子。

而现在,这些年后,忽然发现自己又在那条神奇的绸布摊的街上,不过在今日香港不会有那种乡下赶集式的摊贩了。这不正是我极力避免的,旧地重游的感慨?我不免觉得冤苦。宁可冒身体发肤的危险去躲它,倒偏偏狭路相逢,而且是在这黑暗死寂的空街上,等于一同封死在铁桶里,再钟爱的猫也会撕裂你的脸,抓瞎你的眼睛。幸而我为了提心吊胆随时准备着被抢劫,心不在焉,有点麻木。

而且正在开始疑心,会不会走错路了?通到夜市金铺的横街,怎么会一个人都没有?当然顺着上坡路比较吃力,摸黑走又更费劲。就像是走了这半天了。正耐着性子,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忽然一抬头看见一列日光光雪亮的平房高高在上,像个泥金画卷,不过是白金,孤悬在黑暗中。因为是开间很小的店面房子,不是楼房。对街又没有房舍,就像「清明上河图」,更有疑幻疑真的惊喜。

货比三家不吃亏,我这家走到那家,柜台后少年老成的青年店员穿着少见的长袍──不知道是否为了招徕游客──袖着手笑嘻嘻的,在他们这不设防城市里,好像还是北宋的太平盛世。除了玻璃柜里的金饰,一望而知不是古中国。货品家家都一样,也许是我的幻觉,连店员也都一模一样。

我买了两只小福字颈饰串在细金链条上。归途还是在黑暗中,不知道怎么彷佛安全了点。其实他们那不设防城市的默契──如果有的话──也不会延展到百步外。刚才来的时候没遇见,还是随时可以冒出个人影来。但是到底稍微放心了点,而且眼睛比较习惯了黑暗。这才看到拦街有一道木栅门,不过大敞着,只见两旁靠边丈来高的卅字架。大概门虽设而长开。传说贾宝玉沦为看街兵,不就是打更看守街门?更鼓宵禁的时代的遗迹,怎么鹿港以外竟还有?从前买布的时候怎么没看见?那就还是不是这条街,真想不到,临走还有这新发现。

当然,也许是古□,不是古迹。但是怎么会保留到现在,尤其是这全岛大拆建的时候?香港就是这样,没准。忽然空中飘来一缕屎臭,在黑暗中特别浓烈。不是倒马桶,没有刷马桶的声音。晚上也不是倒马桶的时候。也不是有人在街上大便,露天较空旷,不会这样热呼呼的。那难道是店面楼上住家的一掀开马桶盖,就有这么臭?而且还是马可孛罗的世界,色香味俱全。我觉得是香港的临去秋波,带点安抚的意味,若在我忆旧的份上。在黑暗中我的嘴唇旁动着微笑起来,但是我毕竟笑不出来,因为疑心是跟它诀别了。


(聯合報)  張愛玲來過台灣一次 喜歡花蓮的大山大水  楊錦郁  1995.09.10

出生上海,在香港求學、工作過的張愛玲,於一九五五年離港赴美,在一九六一年重返香港,為電懋影業公司編寫劇本《人財兩得》、《南北一家親》時,曾順道到臺灣,這也是她這一生唯一一次到臺灣。

由於張愛玲曾在香港的美新處工作,又曾由美新處出版了《秧歌》、《赤地之戀》,和美新處處長Richard Marcarthy非常熟悉,在臺期間,便由他設宴款待,並邀請《現代文學》的一群年輕學子白先勇、歐陽子、陳若曦、王禎和以及殷張蘭熙女士。白先勇記得當時是夏天,餐廳裡的冷氣非常冷,張愛玲竟然帶了一件棉襖。她對人很親切,不似後來不見人,雙眼炯炯。

當時《現代文學》剛創刊不久,已過世的作家王禎和在上面發表了幾篇作品,其中一篇〈鬼、北風、人〉深受張愛玲的喜愛,也由此引發她對王禎和筆下花蓮淳樸風土的興趣,在臺期間,由王禎和領著她到花蓮暢遊,她住在王家,還和王禎和以及他母親蘇招治到相館合拍一張相片留念。事後,王禎和告訴白先勇,「張愛玲非常喜歡花蓮。」花蓮的大山大水,素樸民風,也就成為張愛玲對台灣的記憶。


(Sina.com)   张爱玲新遗作之谜  王巧玲,新世纪周刊   2008.04.08

  张爱玲的遗作《重访边城》在2008年4月号《皇冠》上登出,在文学界引发了各种质疑和反响

  在整理张爱玲一箱箱的资料时,宋以朗发现了《重访边城》,一篇三十四页的稿子。他想起以前,张爱玲曾经发表过一篇英文游记《A Return To The Frontier》。他细致地比较了两篇文章,发现《重访边城》并非那篇英文游记的中文翻译稿——这是张爱玲的新遗作。

  新遗作面世

  宋以朗是张爱玲遗产继承人宋淇(林以亮)和邝文美的儿子。在父母相继去世后,他成为张爱玲遗产的执行人。他把《重访边城》交给了台湾的《皇冠》杂志。这篇一万五千余字的散文在今年4月号《皇冠》上登出,在文学界和“张迷”中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著名的张爱玲研究学者陈子善说,看过之后,有惊喜。“没想到居然是这么长篇幅的一篇游记,很细腻,也很优美。从文法句式和风格看,都能确定是她的作品。”相比较2004年出版的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的“平实,贴近自然”,陈子善认为《重访边城》则是“精雕细刻,又回归到她的早期风格。”

  “张爱玲写散文,喜欢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所以这么长的篇幅应该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描写民俗、民风都是她喜欢和擅长的部分。”游记中,张爱玲写了台北、花莲的庙宇,花莲的妓女,香港的二房东,买金饰,还由“摆绸布摊的街”写到了花布和服饰。而写服饰的部分,陈子善尤其欣赏,“可与《更衣记》相媲美。”

  《更衣记》也是先有了英文版《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后,张爱玲再用中文重新创作的。“虽然她的英文也很好,但是用中文有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他认为《重访边城》大概也是如此,是对同题材的中英文不同创作。

  宋以朗发现的《重返边城》手稿,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字迹已模糊难辨。为什么《重访边城》一直没有发表呢?陈子善做了自己的推测:“张爱玲因为长期在美国,对台湾的情况并不熟悉,所以她通常先把文稿交给宋淇过目,听取他的意见。也许宋淇看过后,觉得有不适合出版的地方,比如描写花莲妓女的部分。”

  张爱玲留下的资料繁杂,“很多随手记下的便条”,还没有做过很系统的整理。在陈子善看来,也许日后仍会有新的遗作出来,这对张迷们来说也是一种期盼和惊喜。

  重访边城始末

  1961年秋天,张爱玲先访台湾,再到香港。《重访边城》记叙的正是此段时间的台湾香港之行。“张爱玲前往台湾是为了采访张学良,当时她打算写张学良传记《少帅》。但是张学良拒绝了她的采访,他当时应还在软禁期间,也不可能接受她的采访。”采访不成,张爱玲在台湾呆了大概两个星期,会见了王帧和、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等人。

  在《重访边城》中,张爱玲由画家席德进带着,在台北随意走街串巷,参观寺庙。“在以前的资料中,这是不为人知的。”陈子善说,席德进也从来没有披露过陪同张爱玲的这段经历。

  张爱玲在山上日式旅馆的“将军套房”里住了一夜。“床上被单没换,有大块黄白色的浆硬的水渍。”她“找了脚头一块干净土蜷缩着睡”,但觉得有臭虫。所以半夜又起来,睡在壁龛的底板上。以此看来,“虫患”已露端倪,后来在洛杉矶则是极度严重化,她不得不四处搬家躲避虱子。

  张爱玲在台湾作家王帧和的陪同下,又南下花莲。但是在《重访边城》里,陪同者却是一位青年向导。“也许是你们知道的,她反而不写了。”陈子善隐约觉得,如果不是记忆出错的话,那有可能是张爱玲故意虚构了某些部分。

  张爱玲在台湾收到丈夫赖雅中风的消息,当时他们的生活已相当拮据。为了筹钱给丈夫治病,她决定到香港为电影公司写剧本。“从早上十点写到凌晨一点,很辛苦,手脚都肿了”。她在香港大概呆了近半年,但是剧本《红楼梦》出来后,电影公司并不满意。张爱玲在给赖雅的信中说:“过去这五个月真是我这一生中最糟糕的一段日子。”

  宋以朗依据文中的注释(“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光华杂志”字样)推断,《重访边城》应是创作于1982年以后。那距离1961、1962年的台湾香港行,已有20年之久,那也是张爱玲人生的最后10多年。她离群索居,孤僻一人,生活不为人知。《重访边城》的问世,再次让人们揣摩起她最后的晚年生活。


(信息时报)  张爱玲与席德进     何华 2008-06-08

  今年4月号《皇冠》杂志刊出张爱玲的遗稿《重访边城》,写她1961年秋走访台湾、香港两地的见闻和感想。张爱玲把相对于中原的港台视为“边城”,倒是新鲜。

  张爱玲的散文,尤其是晚期写的,布局独特,收放自如,真是大手笔。你若一味呆板去读,可能会一愣一愣,不得其妙。这篇也是,随心所欲写台北及花莲的机场、街道、寺庙、妓女,路上乘客与车掌打架;还写了香港的二房东、金饰铺、绸布摊。特别写绸布摊一节洋洋洒洒渲染开去,一发而不可收:从印花土布、天津乡下女佣的大红扎脚裤、唐宋人物画衣服上的团花、董小宛“衣退红衫”观潮,写到《海上花》妓女身上的湖色,一路目不暇接。对旧时人物旧时衫,张爱玲真是“牵衣不舍”。

  读完此篇,打电话给白先勇谈此文,他以为还是那篇张爱玲早先写的《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的中译本。我忙说,不是的,中文版是她1982年之后重写的,增加了很多新内容。 

  文中提到画家席德进领她游台北的街道、书场、寺庙。“有席德进带着走遍大街小巷,是难求的清福。他默无一语,简直就像你一个人逍遥自在地散步,不过免除迷路的恐慌。”张爱玲的性格大抵如此,如果没有炎樱这样无话不谈的闺密相伴,宁可席德进这样的“哑巴”随行。席德进生前从未透露这个信息,白先勇和席德进也算熟识,他也惊讶张爱玲游台,原来席德进陪了半天。不过白先勇恍然大悟:“一定是麦太太(当时美国在台新闻处处长麦加锡的夫人)介绍的,席德进给麦太太画过像,两人交情不浅。”白先勇猜得一点没错。张爱玲文中交代:“午后麦太太开车先送麦先生上班,再带我到画家席德进那里去。麦太太是美国人,活泼泼地把头一摔,有点赌气地说:‘他是我最偏爱的一个人。” 

  白先勇还说,席德进其实很“疯”的,玩起来像个孩子,踢天弄井。可能在张爱玲面前比较拘谨,才给张留下“默无一语”的低涩印象。

  之前,都知道作家王祯和陪张爱玲游花莲,并且住在王家。但在《重访边城》里只说“麦家托他们的一个小朋友带我到他家乡花莲观光,也是名城,而且有高山族人。” 

  这个“小朋友”显然就是王祯和。为什么她把王祯和的名字隐去?张爱玲和王祯和的关系显然比和席德进要近些,却“舍近求远”,耐人寻味。我的猜测是,张写此文,席德进已经病逝(1981年),想必她后来也知道席德进在美术界的地位,突出席德进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追思。参观台北的寺庙后,张爱玲对里面的神像颇感兴趣,也有不少迷惑,很后悔没有询问席德进。“这么许多疑问,现成有行家在侧,怎么不请教一声?彷佛有人说过,发问也要学问。我脑子一时转不过来,不过看着有点奇怪而已,哪问得出什么。连庙名没看清楚,也都没问是什么庙。多年后根据当时笔记作此文,席德进先生已经去世,要问也没处问了。”这段文字多少包含些纪念席德进的意味。

  我电话里告诉白先勇,张爱玲文中提到台湾的柚子,说“从来没吃过这样酸甜多汁的柚子”。他听了大笑道:“张爱玲嘴巴刁,台湾的柚子是好吃,尤其是麻豆柚子,好吃好吃!” 


高全之:张爱玲与香港美新处——专访麦卡锡
 
与余同是识翁人,
唯有西湖波底月。
——苏轼〈木兰花令〉

前言

访谈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张爱玲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五年在香港的写作环境。那时她最重要的作品是《秧歌》中文版(一九五四,香港),英文版(一九五五,Charles Scribner's Sons,美国),以及《赤地之恋》中文版(一九五四,香港)。《赤地之恋》英文版很可能离港之前就已动笔,我们确知作者到了美国之后才完成。

张爱玲与美国驻港总领事馆新闻处(简称“美新处”)交往的关键人物是理查德·麦卡锡(Richard M. McCarthy)。两人建立了长久不渝的友谊。张爱玲一九五五年到美国以后继续为香港美新处翻译,一九六一年访台,稍后为美国之音翻译,都与麦卡锡先生有关。以下麦卡锡的生平简历取自美国乔治城大学图书馆所藏美国外交研训协会外国事务口述历史计划的档案资料:麦卡锡毕业于爱荷华大学,主修美国文学。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0年派驻中国,任副领事,后转至美新处服务,在北平亲历“解放”。一九五0年至一九五六年派驻香港,历任资讯官、美新处副处长及处长等职。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派驻泰国,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派驻台湾,皆任美新处处长,在台湾经历金马炮战危机。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五年返美任美国之音东亚及太平洋区主任。一九六五年调往越南,次年返美。一九六八年请辞公职,在民间机构工作并退休。一九八五年复出,在美国之音工作至今。

乔治城大学收藏的口述历史文献记录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以下简称为“口述历史”)。二○○二年五月麦卡锡先生八十一岁,以电话与电邮方式接受笔者访谈。他完全不限制提问的性质或范围。为慎重计,这个访谈纪录曾请麦卡锡先生过目定稿。

访谈

高:您在香港时的职称是什么?

麦:我是美国驻港总领事馆新闻处处长。由于我仍是美国国务院的外务官,所以也是领事。司马新在旧文件里看到我签发爱玲的签证,我一时忘了那事。

高:张爱玲与美新处的渊源,有时成为某些评者的负担。他们认为必须藉此质问《秧歌》与《赤地之恋》的写作诚意,甚至攻击它们是美帝支持的***文宣。

麦:我了解这些批评。然而我怀疑当时如果我们不关注她,谁会及时施援!爱玲初到香港,经济颇为窘迫。她是文学天才——我认识的两位文学天才之一。

高:另一位是谁?

麦:罗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曾于一九二四、一九三一、一九三七、一九四三,四度获普立兹诗作奖)。

高:在“口述历史”的结论部分,您说在香港六年“从事反中共的宣传”。《秧歌》与《赤地之恋》是否类似的文宣?

麦:“ 反中共的宣传”意指“中国报告计划”。该计划包括报纸新闻记事的制作与传播、杂志专题报导、电台难民访问,以及学术论文。《秧歌》另当别论。我们也有正常的美新处业务:图书馆、文化交流、福勃莱特学者交换计划、每日首府新闻存档、为美国之音汇报等等。还有大规模的美国书籍中译计划,包括梭罗、爱默森、福克纳、海明威等经典作品。为此,我们请爱玲翻译,此为结识的开端。她为我们翻译了三四本书,她的海明威中译立即被称许为经典。《赤地之恋》英文版哪一年出版的?我想是我一九五六年初调驻曼谷之后的事了。别人校订的,大概是宋淇,不过我确实读过她准备好的故事大纲。

高:曾有人说,《秧歌》与《赤地之恋》皆由美新处授意而写。《赤地之恋》的故事大纲甚至是别人代拟的。

麦:那不是实情。我们请爱玲翻译美国文学,她自己提议写小说。她有基本的故事概念。我也在中国北方待过,非常惊讶她比我还了解中国农村的情形。我确知她亲拟故事概要。

高:所以小说写作的自发性不成问题。写作过程有无外力干预?有人说《赤地之恋》靠别人帮助才得以完成。

麦:她是作家,你不能规定或提示她如何写作。不过,因我们资助她,难免会询问进度。她会告诉我们故事大要,坐下来与我们讨论。初读《秧歌》头两章,我大为惊异佩服。我自己写不出那么好的英文。我既羡慕也妒忌她的文采。

那一年,在美国颇负盛名、曾得普立兹小说奖的作家马宽德(John P. Marquand, 1893-1960)访港。我负责招待。是个星期日,我请他与爱玲吃中饭。爱玲的盛装引起马宽德的好奇与兴趣。他偷偷问我为何张爱玲的脚指头涂着绿彩。我问爱玲,她一时颇受窘,说是外用药膏(大笑)。我交《秧歌》头两章给马宽德,请他评鉴。他说应酬多,大概没工夫看。当晚下大雨,他就在香港半岛酒店房间里读完。次晨打电话来,我刚好不在家。他告诉我太太:“我肯定这是一流作品。”他带了这两章返美,帮助推介,使《秧歌》在美国出版。

高:既然在写作过程里曾坐下来讨论进度,您或美新处同仁是否有意影响她的写作?

麦:我们绝对没有尝试藉讨论来操纵或“帮助”《秧歌》的写作。我们的会议简短而且扼要。我们无法使《秧歌》更好。我相信最佳的宣传——如果立意可取的话——是忠实报告社会现状。我们努力维护“中国报告计划”的诚信,不惜拒绝虚假唬人的报导。比如有人宣称她全家在广东受拷刑,在雪地里跪了一整天。我在报告上写批语:广东的雪,该是北平运来的。

高:《赤地之恋》英文版就不顺利。一九五六年由香港友联出版社(Union Press)出版,并由Maria Yen写导论。

麦:我觉得《赤地之恋》不如《秧歌》。Maria Yen是燕归来。友联出版社由一群热中“第三势力”的年轻人组成。他们不喜欢国共两党。燕归来属于那个团体。

高:您与燕归来合译了她的长篇小说,英译本《雨伞花园》(The Umbrella Garden,暂译,一九五四)。自己写过小说吗?

麦:(大笑)写了两个长篇,但从未出版。你必须自己尝试写作,才懂得佩服爱玲的文学天才。

高:我认为作者在《赤地之恋》自由地表达了别离中国的切肤之痛。藉小说方式,作者的情绪尽情奔泻。

麦:我同意。《秧歌》之后,她还有话要说。当时我们期待爱玲继续翻译美国文学,她自己要写《赤地之恋》。这部小说有真挚的情绪与感受。当时她在香港住久了,大陆情况也听得多一点。这部小说具有高度创意。

高:《秧歌》英文版首页标明“献给理查德与莫瑞”,理查德是指您吗?莫瑞是谁?

麦:理查德是我。莫瑞是爱玲在美国的出版代理人,莫瑞·罗德尔(Marie Rodell)女士。她已过世十五或二十年了。我们关心爱玲的生计。爱玲一度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没有稳定收入。莫瑞打电话来报喜,说爱玲嫁给麦道伟文艺营认识的赖雅。我高兴极了,以为这下子爱玲衣食无忧了,就说:“那好极了!”莫瑞知我话意,立即说:“我们女儿没嫁出门,倒是招进个穷女婿。”我才知道赖雅穷途潦倒,比爱玲更不懂谋生之道。(大笑)

高:“口述历史”提到在香港结识张爱玲。您如何总结张与香港美新处的关系,是职员与雇主吗?

麦:爱玲不是美新处的职员。她与我们协议提供翻译服务,翻译一本就算一本。美新处乃政府机构,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的外交政策之一,是努力制止***思想在亚洲蔓延。达成此项目的的方法之一,即忠实报导中国大陆的情况。然而香港美新处同仁比较关切出版我们认为是文学类的出色作品。几种不同的个人与官方的兴趣快快乐乐会合起来。在台北美新处任内,为了出版台湾年轻作家毫无政治色彩的作品,我必须向上级陈情。我辩称这些作品与北京外文出版社那些偏重政宣、疏于人味的英语作品迥然不同。他们听从了我的建言。但是我个人真正的兴趣,当然在于让那群正要改变索然无味台北文坛的惊人的年轻作家,在台湾之外引起注意。个人与官方的兴趣再度朝同一方向奔驰。

高:请谈谈张爱玲一九六一年访台。她是接受您邀请访台?你们在台湾相遇?她与您谈过此行的观感?

麦:对,我协助安排邀请。可是我已不记得详情了。与我们合作出书的台大年轻作家推动此事,因为他们敬她如神。也许白先勇或陈若曦还记得一些细节。我听说有人发现她有点矜持,但是我猜这是她极端害羞所致。她真的不懂“待人之道”。我不记得她谈及此行。

高:谢谢您接受访问。

麦:(用清楚的中文说)不要客气。

后记

麦卡锡先生告诉我,事隔多年,他已不记得台北美新处同事或是台湾年轻作家、经由会谈或信件,谁说张爱玲在台湾待人矜持了。我们知道张爱玲在台湾见到殷张兰熙、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欧阳子、王祯和、戴天,以及麦卡锡夫妇。陈若曦〈花莲才子王祯和〉忆述张爱玲访台,并无类似记载。不仅如此,丘彦明〈张爱玲在台湾〉访问王祯和,曾向王祯和说:“从你前面的描述,感觉上她是很自然亲和的人。”白先勇〈花莲风土人物志〉提及会见张爱玲,曾言:“那天张爱玲说不多,但跟我们说话时很亲切。”亲和或亲切,都与矜持有别。

我曾于〈张爱玲与王祯和〉指出,张爱玲对台湾一般性的示意可分为三个阶段(憧憬、冷峻、亲切),并以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在美国《记者》(The Reporter)杂志发表的访台游记〈重访前方〉(A Return to the Frontier)为冷峻时期的代表。然而该游记完全不谈在台湾遇见年轻作家的事,无从印证她对待这些作家的态度。

我告诉麦卡锡先生,有关文献难以证实张爱玲在台湾待人欠周。他平静温和回答:“也许有人印象不同。”

值得顺便一提其他两个细节。其一,王祯和记错了张爱玲访台游记的英文题目,目前收录〈张爱玲在台湾〉的几本文集仍旧将错就错,不予注释。其二,前引白先勇与王祯和文章,都忘了张爱玲台北午宴,在座还有戴天。一九九七年戴天于香港《信报》专栏〈一周记事〉特予提及。郑树森教授赐示戴天文章,我就教于白先勇教授,证实了该项疏漏。


(思與文)    宋以朗:书信文稿中的张爱玲   2008.11.21

现在谈谈刚出版不久的《重访边城》。张爱玲在1995年过世,但《重访边城》为何到2008年才重现呢?

这其实是一篇自传式的游记,讲述张爱玲在1961年知道自己丈夫生病,她要到香港写剧本赚钱。由于当时的飞机飞一段距离就要加油,所以张爱玲要经纽约、关岛、台湾等地才到达香港。这本书就是张爱玲根据在台湾所见所闻写成的。张爱玲在1961年10月2日寄了封航空信给宋淇夫妇,说USOA即美国海外航空公司改了时间表,本来每周一班期,改成两星期飞一次。她打算由美国到台湾时停留两个星期左右,再到香港。

为何张爱玲要去台湾呢?她在信中指出,有两个地方她非去不可,其中一个就是台湾,另一个地方她却没有谈起。我猜,另一个地方应该是新加坡,因为她在晚年时曾想过移民到新加坡。

她为什么要去台湾呢?信中这样写道:“我以前曾告诉你想写张学良的故事,而他最后住在台湾。我想告诉Dick为妥,你们觉得怎样?”
Dick就是当年美国新闻处主任,后来转去台北美国新闻处。张爱玲去台北,自然由Dick接待。她除了想找机会见张学良外,她也希望体验台湾小镇的生活,这可能和她正在构想的台湾本土故事有关。

张爱玲去了台湾后,写了一篇英文稿“A Return to the Frontier”,发表在The Reporter。

这本杂志保存于张爱玲的遗物中。从中可看到她原来有个习惯,就算是经她校对过发表了的作品,她还是会不停地修改。这篇文章发表后,张爱玲写了封信给宋淇说:“Reporter那篇短文原名“Frontiers Revisited”,由他们寄一份来给你们,大概要下月底才到。听那编辑电话上说,似乎按捺着不登的原因是去年(1962)这里都认为中共不久就会垮,不像我说的那样彷佛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今年我在她的遗物中找出这篇中文稿发表。对发表遗稿,我一般有几个考虑。

《重访边城》这一篇作品的第一个考虑是作者的意愿,张爱玲是否想发表这篇作品呢?我透过查看书信来判断。信中她很少提到《重访边城》,提到时都写得很简单,例如1983年4月7日写道:“我正在忙着改写《重访边城》这篇长文。”在9月的信中又写道:“《重访边城》很长,倒不是凑字数,也觉得扯得太远,去掉一部分,但是就浅薄得多,还是要放回去。现在又搁下了。”

可见她反反复复未有定稿。当年张爱玲把“A Return to the Frontier”寄回台湾给她的朋友看,有人觉得这篇文章写台湾写得不太好。张爱玲当时的读者是英文读者,是美国人,因此有很多事情的细节没有写出来,存在文化和历史上的差异,因此读者未必明白。王祯和在访问中就指出,水晶读了“A Return to the Frontier”后提出台湾不是边疆的抗议,又指她写睡床有臭虫也不对,因为台湾不可能有臭虫。王祯和写了信去抗议,张爱玲回信解释说,臭虫可能是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

她的中文稿是三十多页的手稿,前面的部分写得十分整齐,后面部分却写得有点混乱,要花不少时间整理。

文章的中文版和英文版有一些分别,简报上面的是英文版;另外是2002年一个叫刘铮的人在未获授权下,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重访边城》的翻译版;

此外还有张爱玲自己写的中文版。

张爱玲在遗嘱中提到要请高手翻译,假如她在世的话,她永远不会容许别人这样做的。我今时今日都认为张爱玲对刘先生的英文翻译并不满意,其中有不少瑕疵,例如英文版:

“You are Mrs. Richard Nixon? He said in English.”

刘铮翻译成:“你是尼克松夫人吗?他用英语问。”

张爱玲译成:“你是李察.尼克逊太太?他用英语说。”

其中分别不止译名不同,还有“He said in English”一句,刘铮用“问”,张爱玲用“说”,因为她认为这不是一个疑问句,说话者并不必对方回答。所以说,张爱玲并不喜欢别人翻译她的作品。

我现在看到一些翻译作品,例如《色 .戒》的英译版中也有很多错误。但这也是很难免的,“不吃辣怎么胡得出辣子呢”这句如何英译呢?这句出自打麻将的术语,英文是不可能直译的,除非花半页纸附注,详细解释麻将牌的一些规则。有一些我懂得看的翻译版,例如法文版,写男人带女人“游车河”,竟翻译成车子“去到河边”!这表示翻译者并不明白某些中文用语。

到了台湾,张爱玲和麦氏见面时,她问麦氏夫妇,知不知道尼克逊太太来台,又道有人把她误认作麦太的笑话,麦先生听了却没有笑。然后,麦先生才提到有个人老是在台北机场接美国名人的机,他说那人有神经病,张爱玲大笑起来。

我们继续看《重访边城》的中英版本问题。中英文版的第一段基本上没有大区别,但往后一段在英文版中却是没有的:

一出机场就有一座大庙,正殿前方一列高高的白色水泥台阶,一个五六十岁的太太相当费劲地在往上爬,裹过的半大脚,梳着髻,臃肿的黑旗袍的背影。这不就是我有个中学同班生的母亲?

这段文字的复杂性在哪里呢?何以有座庙在机场附近呢?这令人感觉时空混乱,原来当时送行的人们认为坐飞机十分危险,所以要烧香求菩萨保佑,等于渔村人出海打鱼前要到妈祖庙求平安。这译成英文的话,就需大段附注,起码要对美国人解释什么是妈祖庙。

高全之的新书《张爱玲学》中对中英文版指出:“两版内容差异也证明作者曾为预设读者着想。中文版细致入微,锐利敏感,以同情的理解来接触台湾,完全没有英文版予人的冷淡印象。”


(青年報)   張愛玲遺物爆重要手稿 中文版《重返邊城》露滄桑     酈亮     2008.12.24

  華師大教授、“張學”泰斗陳子善昨天向本報記者透露,張愛玲遺產繼承人宋淇夫婦的兒子宋以朗,不久前在整理張愛玲遺物的時候,偶爾發現了一份長篇散文《重返邊城》的中文版手稿,署名“張愛玲”。這在近年已少有遺作發現的“張學”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此前,人們一直以為《重返邊城》只有英文版。
  
  中文版多了學術性
  
  張愛玲寫過《重返邊城》並不是秘密。像陳子善這樣對張愛玲熟稔於心的研究者早就知道,《重返邊城》是張愛玲1960年代的舊作,當時她從中國台灣和香港考察回到美國,遂用英文寫了這篇散文,發表在美國雜誌《The Reporter》上。幾十年之後,張愛玲大熱,於是這篇文章也被人重新翻出來,譯成中文,公開發表。誰會想到,張愛玲自己也曾寫過另一篇中文版的《重返邊城》呢?
  
  “這是一個不小的發現。”陳子善告訴本報記者,就風格而論,新發現的遺作為張愛玲手筆無疑。他還曾將中文版《重返邊城》和英文版作了對照,發現張愛玲並非直譯,而是進行了改寫,有的地方甚至提到了1980年代發生的事情,陳子善也有此推斷,張愛玲用中文改寫是在其初稿發表的20多年之後。
  
  張愛玲多次去過香港。但是等到寫《重返邊城》的時候,當初那個善於交際、充滿自信的女子已經多了幾分滄桑。陳子善說,《重返邊城》是張愛玲晚年散文的典型之作,“張愛玲開始關心一個地方(比如香港)的民俗、方言和地域文化。雖然多了一些懷舊之情,但卻學會了用研究的眼光去看事物,所以她的文章也就多了一些學術性。”
  
  舊作發現或將暫告段落
  
  隨著張愛玲資料被不斷發掘,每年都有一些重大張愛玲遺作被發現的時代,正在趨於結束。在這方面,已經很久沒有如《小艾》、《鬱金香》這樣重要的遺作被發現了。陳子善坦言,發掘的舊作在逐年減少,這也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近些日子,除了《重返邊城》中文版之外,新的發現就是北京一位學者在中國台灣《聯合報》上找到的一篇張愛玲寫的幾百字的小文《編輯之癢》。這篇類似于更正聲明的文章,此前未被收進任何一部張愛玲文集之中,所以才引起了“張學”界的廣泛關注。
  
  陳子善向本報記者透露,北京正在編輯一部全新的張愛玲文集,《編輯之癢》肯定將被收入其中,至於《重返邊城》中文版,現在還不得而知。
  
  不過,陳子善並不認為所謂“張學”研究,在舊作發掘暫告段落的未來,就會陷入沉寂。“事實上,發現舊作,只是張愛玲研究很小的一部分。我們發現了舊作,還要去整理,去解讀。特別對張愛玲的解讀,是沒有止境的。”
  
  中文版《重返邊城》節選
  
  “台北不美,不過一齣城就都非常美。”麥先生在車上說。
  
  到處是騎樓,跟香港一樣,同是亞熱帶城市,需要遮陽避雨。羅斯福路的老洋房與大樹,在秋暑的白熱的陽光下樹影婆娑,也有點像香港。等公車的男女學生成群,穿的制服乍看像童子軍。紅磚人行道我只在華府看到,也同樣敝舊,常有缺磚。不過華盛頓的街道太寬,往往路邊的兩層樓店面房子太猥瑣,壓不住,四顧茫茫一片荒涼,像廣場又沒有廣場的情調,不像台北的紅磚道有溫暖感。
  
  麥氏夫婦知道我的脾氣,也不特地請吃飯招待,只作了一些安排。要看一個陌生的城市,除了步行都是走馬看花。最好是獨行,但是像我這樣不識方向的當然也不能一個人亂走。
  
  ……
  
  有席德進帶著走遍大街小巷,是難求的清福。他默無一語,簡直就像你一個人逍遙自在地散步,不過免除迷路的恐慌。鑽進搭滿了晾衣竿的狹巷,下午濕衣服都快幹了,衣角偶爾微涼,沒有水滴在頭上。盤花金色鐵窗內望進去,小房間裏的單人床與桌椅一覽無余,淺粉色印花挂衣袋是美國沒有的。好像還嫌不夠近,一個小女孩貼緊了鐵柵站在窗臺上,一動也不動地望著我們挨身走過。也許因為房屋經巧新建,像擠電梯一樣擠得不鬱塞,仿佛也同樣是暫時的。
  
  走過一個花園洋房,灰色磚墻裏圍著相當大的一塊空地,有兩棵大樹。
  
  “這裡有說書的。時候還沒到,”他說。
  
  想必是露天書場,藤椅還沒搬出來。比起上海的書場來,較近柳敬亭原來的樹下或是茶館裏說書。沒有粽子與蘇州茶食,茶總有得喝?要經過這樣的大動亂,才擺脫了這些黏附物———零食:雪亮的燈光下,兩邊墻上櫥窗一樣大小與位置的金框大鏡,一路挂到后座,不但反映出臺上的一顰一笑,連觀眾也都照得清清楚楚。大概為了時髦妓女和姨太太們來捧場,聽完了一檔剛下場就嫋嫋婷婷起身離去,全場矚目,既出風頭又代作廣告。


(Douban)   張愛玲以〈重訪邊城〉為題寫過中文文章嗎?    2009.06.05

或者,張愛玲曾將自己的哪篇中文文章題為〈重訪邊城〉嗎?
  
   
一、

張愛玲將 1961-1962 在台灣、香港的一些見聞,寫成一篇英文文章,"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發表於 1963 年 3 月 28 日出刊的美國 The Reporter 雜誌。
  
後來,張愛玲又將那趟見聞寫了中文版本。文中說「多年後根據當時筆記作此文,席德進先生已經去世,要問也沒處問了」,顯示動筆於 1981 年席德進過世後;且,文中唯一的「註」提到了 1982 年 11 月《光華》雜誌以及同年 12 月《時報週刊》251 期中的照片;考量郵遞時間,該「註」應係寫於 1983 年 1 月之後。
  
這個中文版本在張愛玲生前不曾發表,宋以朗發現時,是「一堆三十四頁非常混亂的資料」(宋以朗〈發掘〈重訪邊城〉的過程〉,《重訪邊城》頁 81-5,下同),所以可能尚未定稿。
  
宋以朗說,2007 年 11 月母親鄺文美過世後,他「開始正式細心整理張愛玲的資料」,重新閱讀那份 34 頁手稿時,發現「其實是一篇完整的遊記」。文中「妳是李察.尼克遜太太?」一句,讓他想起曾在張愛玲資料中見過同義的英文句子("You are Mrs. Richard Nixon?”)。找到出處後,經過「小心比較」,他發現了那份 34 頁「完整的遊記」與 "Frontier" 一文有同有異。
  
宋以朗對 "Mrs. Richard Nixon?” 一句有印象,自然是看過 "Frontier" 一文(張愛玲保存的,應是雜誌上刊出的頁面,或影印)。
  
「妳是李察.尼克遜太太?」,是《重訪邊城》書中〈重訪邊城〉一篇的第二段。第一段僅 109 字,在書中是四行。34 頁手稿,在書中排為 52 頁。因此,除非這 34 頁手稿的第一頁用的紙張太小,或能寫字的空間太小,或張愛玲在手稿第一頁上刪掉了大段落,否則,這一句不太可能不出現在第一頁。
  
無論是「命題作文」,或寫完文章後才下標題,篇名總是寫在第一頁。宋以朗面對那一頁,為什麼得要看到「尼克遜太太」一句,腦中才浮現對 "Frontier" 一文的印象?
  
合理的猜測是:那一頁沒有篇名。
  
倘若「重訪邊城」四字出現於 34 頁手稿中某一頁的右上角,就表示那是「第一頁」;以此頁為準,其他 33 頁手稿的次序,按文法、文意即大抵可以決定,宋以朗初時應不至於感到「非常混亂」。
  
倘若「重訪邊城」四字出現於 34 頁手稿中某一頁的右上角,宋以朗說明「發掘過程」時,也就不必花篇幅交代「尼克遜太太」了。有篇名,稿件就有了「作品」的「身分」,有無缺漏、完成度如何、是否出版,皆屬餘事;引用其他作品資以對照,係研究、考證的興趣,亦非「身分確認」之所必須。
  
簡言之,宋以朗在〈過程〉一文中說的,並不是他發現「一份題為〈重訪邊城〉的中文稿件」,而是「一份內容與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有同有異的中文稿件」。循此,「重訪邊城」,只能是皇冠編輯部或宋以朗翻譯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一句,給這篇「無題」文章定下的名字。


二、

「重訪邊城」這個篇名,是張愛玲自己的決定,或係皇冠編輯部或宋以朗代擬,屬於「實事求是」的「質性」問題。

若確如同猜想,「重訪邊城」是皇冠編輯部或宋以朗對標題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的翻譯,事情就進展到「洽當與否」的「量性」層次。

"Frontier" 一文於 1963 年發表,後來人們提到這篇文章,譯名都有差異。高全之在《張愛玲學》增訂版(麥田,2008)頁 257 說,「本書從鄭樹森,統一中譯……為〈重回前方〉」,也提到《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2 年 12 月 14 日刊登 "Frontier" 一文中譯時,譯名是〈回到前方〉。


張愛玲用「梁京」筆名寫了《十八春》,十餘年後,修改過的內容以《惘然記》為名在《皇冠》連載,出書時又改名《半生緣》。

〈金鎖記〉也類似,英文改寫版的第一個名字是 "Pink Tears",出書時的名字又變成 "The 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這個譯名倒是向來一致)。

改來改去,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作者認為作品的「題名」很重要,二是不重要。

很重要,或不重要,他人皆無置喙空間。


三、

祖師奶奶,酷(,)愛搞笑。

我猜,那 34 頁手稿,她心裡的標題是:

〈為愛走天涯〉。

宋以朗:请参考...


(東方早報)    張愛玲另部遺作《重訪邊城》 首次書寫台灣    2009.06.10

  “台灣和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邊城’,透過她的眼睛,我們仿佛穿越時光,看見了一個煥發著奇特生命力的台灣,以及舊時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尋常生活。”

  ——《皇冠雜志》

  乘著《小團圓》的熱賣,張愛玲另一部遺作《重訪邊城》日前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重訪邊城》也是張愛玲作品中唯一直接描寫台灣的作品。除了《重訪邊城》一文,大陸版散文集《重訪邊城》還收入了張愛玲其他幾篇散文。《重訪邊城》一文曾在2008年4月號的《皇冠雜志》上發表,全文約1.5萬字,分成兩大部分,前半部描寫台灣,后半部寫香港。饒有趣味的是,張愛玲在《重返邊城》開頭寫道,她剛下飛機就被誤以為是理查德·尼克鬆夫人,“你是理查德·尼克鬆太太?”接機者糊涂地問。

  中英文:兩個版本的“邊城”

  2008年4月,《重訪邊城》最早刊於台灣《皇冠雜志》,當時便在台灣文壇引起小小轟動,因為《重訪邊城》是張愛玲一生創作中唯一寫到1961年初訪台灣的文章。

  去年,張愛玲作品的版權繼承人兼遺產執行人宋以朗重新整理家中的張愛玲資料,沒想到卻找出34頁張愛玲從未發表過的《重訪邊城》中文手稿,這也是截至目前所能找到的唯一一篇張愛玲描寫台灣的文章。1961年秋張愛玲曾先訪台灣,再到香港,這是張愛玲有生之年唯一一次造訪寶島台灣。去年台灣皇冠出版社出版的《重訪邊城》中,除了收錄《重訪邊城》外,還包括英文短本的游記《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短篇小說《郁金香》及散文《天地人》等四篇。而此次大陸出版的散文集《重訪邊城》在篇目上有很大不同,除了《重訪邊城》一文外,“還收入張愛玲其他10余篇散文,而就算《重訪邊城》一文,因為校對等技術原因,也比台版多出兩句話。”大陸版《張愛玲全集》編輯止庵對早報記者說。

  談到《重訪邊城》的“出土”,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曾寫道:“二○○七年十一月,母親逝世,我開始正式細心整理張愛玲的資料。當我重新閱讀那份三十四頁稿子的時候,我發現它其實是一篇完整的游記——《重訪邊城》。文中作者提到坐飛機剛到台灣,有一個穿西裝的人問她,‘你是李察·尼克遜(即理查德·尼克鬆)太太?’我想起在張愛玲資料中看過英文版《You are Mrs. Richard Nixon?》,原來那篇英文游記是在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八日於美國雜志《The Reporter》刊出的《A Return To The Frontier》。我小心比較《A Return To The Frontier》與《重訪邊城》,發現后者不是從英文版直接翻譯的,因為它新加了很多文字。”而談到這篇散文的出版,宋以朗也說過,“《重訪邊城》的原稿有些混亂,可能因為還是初稿,未經修飾,不宜出版。我不是文學專家,所以我交給皇冠編輯,因為他們跟張愛玲合作四十多年,一定清楚‘祖師奶奶’的標准。基於文學價值與歷史價值,他們對出版的態度是肯定的。這些就是《重訪邊城》公之於世的原因。”

  台灣和香港皆屬“邊城”

  在張愛玲1963年3 月用英文寫的《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發表之后,在台灣引起重大爭議,因為她用了“there were bedbugs” 形容當時還年輕的王禎和、王文興、白先勇、陳若曦等人。宋以朗還認為,《重訪邊城》可能是她多年來因為台灣文友誤解英文原文,特別撰寫的回應。至於寫作時間,宋以朗推算,依據文中引述了《光華雜志》1982年11月號一篇關於鹿港龍山寺的報道,推斷中文版寫於1982年以后。

  台灣與香港,張愛玲人生地圖上的兩座“邊城”,在她筆下呈現瑰麗詭奇的異色。台灣《皇冠雜志》評價這篇張愛玲散文時說:“台灣和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邊城’,透過她的眼睛,我們仿佛穿越時光,看見了一個煥發著奇特生命力的台灣,以及舊時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尋常生活。”

  “我回香港去一趟,順便彎到台灣去看看。”這是張愛玲《重訪邊城》的第一句。“你是理查德·尼克鬆太太?”而剛下飛機來的張愛玲便被無厘頭地誤以為是當時的美國前副總統理查德· 尼克鬆的夫人,相比首次造訪的台灣,興許更勾起她的思潮。1960年代的香港,在張愛玲眼中是“全島大拆建的時候”,她點評說“香港就是這樣,沒准”。她還在文中寫道,“我覺得是香港的臨去秋波,帶點安撫的意味,若在我憶舊的份上。在黑暗中我的嘴唇旁動著微笑起來,但是我畢竟笑不出來,因為疑心是跟它訣別了。” “訣別”一詞也道出張愛玲對香港感情的深重。

  另悉,6月13日下午2點,大陸版散文集《重訪邊城》將在上海書城旗艦店七樓多功能廳首發,並邀請止庵先生與陳子善教授為讀者解讀《重訪邊城》及背后的故事。

  ◎ 《重訪邊城》選摘

  開篇

  我回香港去一趟,順便彎到台灣去看看。在台北下飛機的時候,沒預備有認識的人來接。我叫麥先生麥太太不要來,因為他們這一向剛巧忙。但是也可能他們托了別人來接機,所以我看見一個顯然干練的穿深色西裝的人走上前來,並不感到詫異。

  “你是李察·尼克遜太太?”他用英語說。

  我看見過金發的尼克遜太太許多照片,很漂亮,看上去比她的年齡年輕二三十歲。我從來沒以為我像她,而且這人總該認得出一個中國女同胞,即使戴著太陽眼鏡。但是因為女人總無法完全不信一句諛詞,不管多麼顯得與事實不符,我立刻想起尼克遜太太瘦,而我無疑的是瘦。也許他當作她戴了黑色假發,為了避免引起注意?

  “不是,對不起。”我說。

  他略一頷首,就轉身再到人叢中去尋找。他也許有四十來歲,中等身材,黑黑的國字臉,濃眉低額角,皮膚油膩,長相極普通而看著很順眼。

  結尾

  ……但是怎麼會保留到現在,尤其是這全島大拆建的時候?香港就是這樣,沒准。忽然空中飄來一縷屎臭,在黑暗中特別濃烈。不是倒馬桶,沒有刷馬桶的聲音。晚上也不是倒馬桶的時候。也不是有人在街上大便,露天較空曠,不會這樣熱乎乎的。那難道是店面樓上住家的一掀開馬桶蓋,就有這麼臭?而且還是馬可·波羅的世界,色香味俱全。我覺得是香港的臨去秋波,帶點安撫的意味,若在我憶舊的份上。在黑暗中我的嘴唇旁動著微笑起來,但是我畢竟笑不出來,因為疑心是跟它訣別了。(記者 石劍峰)


(解放日报)    34页遗稿尽显作家情致     2009.06.15

  本报讯 (记者姜小玲)

        张爱玲注定是文化界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话题:其遗作《小团圆》刚出版两个月,另一篇遗稿———散文《重访边城》由北京新经典文化公司汇编成集,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前天下午在上海举行全国首发式。除15000字的《重访边城》外,书中还收录了张爱玲于1950—1995年间创作的散文若干篇,《人间小札》《编辑之痒》《张看附记》三篇散佚作品也首次与读者见面。

  唯一描写台湾的散文

  《重访边城》是张爱玲写于1963年的一篇散文。1961年秋,张爱玲先到台湾,再访香港。1963年,张爱玲将这次短途旅游的经历写成英文稿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发表于美国杂志The Reporter,在当时台湾的文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80年代,张爱玲又以中文重写出《重访边城》。台湾和香港,在张爱玲眼中皆属悬在大陆边上的“ 边城”。张爱玲漫游两地,描写台湾的庙宇里弄,香港的建筑店铺活色生香,乡愁四溢。《张爱玲全集》主编止庵认为,这篇文章既是张爱玲即兴之作,也是张爱玲心境之作,又是张爱玲文化考察之作,是一篇很耐读的作品。

  “重生”的来龙去脉

  据止庵介绍,张爱玲去世后,她的遗物从美国运到香港的宋淇夫妇处。2007年宋淇之子宋以朗要寻找有关《色,戒》的资料,意外发现34页非常混乱的资料,就是这篇《重访边城》。去年在台湾地区率先出版的《重访边城》,因手稿中有许多字未能辨认出而用框框代替,而此次大陆版《重访边城》经过止庵重新编校修订“填空”,第一次以其完整的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张爱玲已去世10多年,为什么每年都有她的遗作被发现并出版?止庵解释,张爱玲晚年在美国写作是一个人。她写了什么东西,周围人根本不知道。她只是把她想发表的东西寄给宋淇,让他判断是否发表、出版。宋淇对大多数作品是不主张发表的,包括《小团圆》。而这几年张爱玲遗作发掘速度较快,主要是宋以朗先生去年退休后整理张爱玲的遗物,应该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张爱玲研究专家陈子善教授认为,现在张爱玲遗作发现主要依赖两个途径,一是在以往的报纸、杂志上寻找,仍然有空间;再就是从宋先生对张爱玲遗物的整理发现,据宋先生说《雷峰塔》、《易经》翻译成中文比《小团圆》篇幅要大。


(大公報)    張愛玲《重訪邊城》在滬首發    2009.06.15

因為年初《小團圓》的出版而再度掀起的張愛玲熱,昨天又進入一波高潮,張愛玲生平唯一描寫台灣的散文《重訪邊城》簡體版在上海書城舉行首發儀式。內地兩位著名張愛玲研究專家陳子善和止庵向讀者解讀這篇1.5萬字散文的來龍去脈。

談到張愛玲遺作不斷面世,陳子善表示,張愛玲遺作的挖掘這些年確實在加速,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根據張愛玲自己的說法,她晚年也一直筆耕不輟,相信隨著一些舊報章雜誌被找到,以及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的工作,還會有更多張愛玲此前沒有出版的作品與讀者見面的,包括佔據她作品中很大分量的英文作品。

手稿首次完整呈現

用陳子善教授的話說,《重訪邊城》寫得很有趣。實際上,這次先到台灣再訪香港的旅程並不愉快。1961年秋,張愛玲為了搜集她的小說《少帥張學良傳記》的素材而前往台灣,雖然與不少台灣的青年學子相談甚歡,沿途也考察了台灣的風情,但並沒有見到張學良,更意外的是在花蓮期間,她接到了丈夫賴雅中風的消息,為了籌措醫藥費和旅費,不得不終止台灣之行轉道香港,為電影公司寫劇本,也就是後來並沒有拍攝的《紅樓夢》。

止庵說,那一個階段其實是張愛玲人生最低潮的時期之一。她甚至窘迫的買不起一張回美國的飛機票。1963年,張愛玲將這次短途旅遊的經歷寫成英文稿《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發表於美國雜誌《The Reporter》,在當時台灣的文學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重訪邊城》在張愛玲生前從未發表,直至去年才被發掘出版,而此次大陸版《重訪邊城》經過止庵重新編校修訂「填空」,第一次以其完整的面貌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

窺探作者晚年心境

台灣和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懸在大陸邊上的「邊城」,而與中國大陸一水之隔的台灣又和同內地接壤的香港風格完全不同。張愛玲漫遊兩地,描寫台灣的廟宇、里弄,香港的建築、店舖,筆下寫來活色生香,鄉愁四溢,耐人尋味,儼然一篇專業的台灣風土人情考察記。

中文重寫的《重訪邊城》寫於上世紀80年代初,是張愛玲隔了20年回憶那段旅程,在陳子善看來這篇文章既是張愛玲即興之作,又是張愛玲心境之作。

相對於《小團圓》的瑣碎和悲涼,《重訪邊城》顯得輕鬆,止庵表示,更為難得的是,張愛玲在文中對當初人生的慘痛經歷隻字未提。所以這篇長篇散文,「也可以看到晚年張愛玲的心態,她待人的態度,她的孤獨感和隔絕感,跟她當年寫《我看蘇青》時差別非常大。」

陳子善教授還告訴記者,隨著內地對張愛玲的重新認識,張愛玲的學術研究也日漸活躍。有一個統計數據顯示,內地張愛玲研究者的人數差不多僅次於魯迅,可以說張愛玲至今還是說不盡的。


(文匯報)   歷史與空間‧在邊城望大陸    陳亮    2009.06.17

    張愛玲曾經在散文《中國的日夜》中寫道:「我真快樂我是走在中國的太陽底下……快樂的時候,無線電的聲音,街上的顏色,彷彿我也都有份;即使憂愁沉澱下去也是中國的泥沙。總之,到底是中國。」對於中國,尤其是上海,張愛玲終其一生,都懷覑深切的愛,這種愛,不是欣賞,而是身處其中,與之打成一片,呼吸吐納都息息相關的欣喜。那時的張愛玲,陶醉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市井生活裡,並從那裡,找到了生命的快樂與寫作的源泉。

 多年之後,張愛玲隱居海外,雖然她一直沒有中斷自己鍾愛的、視之如生命的寫作,但是面對發達卻又陌生的美國社會,她似乎始終有一種「隔」的痛苦。這種隔,正如張愛玲所說的,「像是一隻蝴蝶停在白手套」上,裡面包含覑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上海時期那個對生活有覑極度熱愛,愛美、愛吃、愛穿,愛看市井風景,哪怕只是看街邊買菜的婦人、看騎自行車的小孩的張愛玲,到了美國之後,完全蛻變。在經歷種種生命的磨難之後,她為自己編織了一個繭洞,好躲藏起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似的,享受也對抗覑異國的孤獨,可即便如此,張愛玲在美國,到底還是沒有找到她生命和寫作的皈依。美國之於張愛玲,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一個避難所。從早前出版的寫於美國幾個短篇小說,到不久前面世的《小團圓》,再到如今出來的這個長篇遊記《重訪邊城》(也包括在即將出版的一些英文小說),張愛玲在美國期間的寫作,其實更像是一個深居簡出的婦人,對於自己生命中最華麗的一段歲月的回顧,而美國社會,彷彿並沒有給張愛玲的寫作提供出更多的材料。中國是張愛玲的根,上海是張愛玲的成名地,在離開大陸之後,張愛玲對於祖國這片熱土的愛,當然不是奔放型的,時代的動盪和生活的艱難也容不得張愛玲有太多的悲慼,她的那種愛,彷彿更像是小時候我們看覑別人的棒棒糖,想吃但又不敢要的情境,雖然明知道已經不是自己的,但是那種無望的戀戀不捨,有希冀,更多的是惘然。

 一篇《重訪邊城》,其實說白了是張愛玲帶覑懷念大陸、懷念其過去生活過的上海的情緒,去走訪大陸周遭的「邊城」台灣和香港,通過地域上的靠近,來感受大陸,感受祖國的氣息,捕捉大陸在邊城的蹤影。在這裡,張愛玲更像是一個登高遠眺的旅行者,雖然她一絲不苟地寫覑訪問地台灣和香港的風物,可她的眼光所抵,卻在更遠處。

 她寫台灣的古廟,寫台灣的磚紅色的石板路、花園洋房、說書場、日式旅館、會說日本話的青年,在這種旅行式的台灣書寫中,我們能捕捉到張愛玲的失望。這失望來自於「變化」,台灣社會的種種在張愛玲眼裡,和上海比,彷彿是一個人在照哈哈鏡,這裡那裡都變了形,已經失卻中國文化成長的土壤,在台灣,張愛玲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故國想像」,找不到心理的滿足。在前半段寫台灣的文字中,有兩個事例很有趣,一個是寫她下飛機時,遇到一個熱衷於接美國名人的神經病(張愛玲覺得可笑,隨即又覺得很抑鬱);另一個是寫她坐公交車遇到一個想搭免費車的青年,這樣的書寫方式,接近《小團圓》,是從抓一個戲劇化情景裡,傳達自己的微妙的情緒。《重訪邊城》裡這種跨界式的寫作手法,更加明確地佐證了張愛玲後期的創作風格。

 張愛玲這種「不滿足」的情緒,在香港也許好一些。因為香港怎麼也算是張愛玲的故地,另外,「香港不像台灣有一水之隔,不但接壤,而且返鄉探親掃墓的來來來去去絡繹不絕,對大陸自然看得比較清楚。」看大陸,張愛玲在這裡點出了來訪「邊城」的意義(所謂邊城,其實也正是對覑大陸而提出來的概念)。在香港,張愛玲拉拉雜雜地寫了南來的外省人的生活,寫了買花布、買金首飾等等,那花團錦簇的散文筆法,彷彿又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書寫《流言》的、下筆華麗繁複的張愛玲。從那些鄉土味極濃的「購買」旅程裡,張愛玲且行且回想,彷彿找了過去生活的熱情,可這熱情彷彿終究是缺少一種《中國的日夜》式的亮烈,而像是一泓順流而下的山泉,伴隨覑黑暗中一絲牽強的笑,不可挽回地朝生命的另一端流過去。

 站在邊城內,發現覑邊城裡的邊邊角角的樂趣,可張愛玲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遙遙望覑的,是歸根到底,是大陸,是上海。那絲絲縷縷的懷鄉情緒,若隱若現地夾在繁蕪文字當中,看似不經意,實則是潛流內轉,直到張愛玲在文章的最後點明「疑心是跟它訣別了」,我們這才突然覺得人事倥傯,蒼涼的意味,瞬間爬上了心頭


(北京晨报)    在边城,遥望大陆    伊北    2009.06.21

  继《小团圆》之后,张爱玲的另一部遗作《重访边城》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简体中文版。1961年秋,张爱玲先到台湾,再访香港。这段游记张爱玲于1963年写成英文本AReturnToTheFrontier,80年代又以中文重写出《重访边城》,是张爱玲生平唯一描写台湾的文章。台湾和香港,在张爱玲眼中皆属悬在大陆边上的“边城”,而与中国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又和同内地接壤的香港风格完全不同。透过她的犀利之笔,我们看到了现今台湾早已忘却的文化特质,以及旧时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市民生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认为,张爱玲的文学生涯丰富多彩,涉及翻译、创作、学术研究很多方面。文学创作方面,此前大家更关注她的小说。对张爱玲的散文讨论得还不够。“《重访边城》,可以作为研究‘散文家’一面的张爱玲的重要作品。”

  张爱玲曾经在散文《中国的日夜》中写道:“我真快乐我是走在中国的太阳底下……快乐的时候,无线电的声音,街上的颜色,仿佛我也都有份;即使忧愁沉淀下去也是中国的泥沙。总之,到底是中国。”对于中国,尤其是上海,张爱玲终其一生,都怀着种深切的爱,这种爱,不是欣赏,而是身处其中,与之打成一片,呼吸吐纳都息息相关的欣喜。那时的张爱玲,陶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市井生活里,并从那里,找到了生命的快乐与写作的源泉。

  多年之后,张爱玲隐居海外,虽然她一直没有中断自己钟爱的、视之如生命的写作,但是面对发达却又陌生的美国社会,她似乎始终有一种“隔”的痛苦。这种隔,正如张爱玲所说的,“像是一只蝴蝶停在白手套上”,里面包含着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上海时期那个对生活有着极度热爱,爱美、爱吃、爱穿,爱看市井风景,哪怕只是看街边买菜的妇人、看骑自行车的小孩的张爱玲,到了美国之后,完全蜕变。在经历种种生命的磨难之后,她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茧洞,好躲藏起来,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似的,享受也对抗着异国的孤独,可即便如此,张爱玲在美国,到底还是没有找到她生命和写作的皈依。美国之于张爱玲,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一个避难所。中国才是张爱玲的根,上海是张爱玲的成名地,在离开大陆之后,张爱玲对于祖国这片热土的爱,当然不是奔放型的,时代的动荡和生活的艰难也容不得张爱玲有太多的悲戚,她的那种爱,仿佛更像是小时候我们看着别人的棒棒糖,想吃但又不敢要的情境,虽然明知道已经不是自己的,但是那种无望的恋恋不舍,有希冀,更多的是惘然。

  一篇《重访边城》,其实说白了是张爱玲带着怀念大陆、怀念其过去生活过的上海的情绪,去走访大陆周遭的“边城”台湾和香港,通过地域上的靠近,来感受大陆,感受祖国的气息,捕捉大陆在边城的踪影。在这里,张爱玲更像是一个登高远眺的旅行者,虽然她一丝不苟地写着访问地台湾和香港的风物,可她的眼光所抵,却在更远处。

  她写台湾的古庙,写台湾的砖红色的石板路、花园洋房、说书场、日式旅馆、会说日本话的青年,在这种旅行式的台湾书写中,我们能捕捉到张爱玲的失望。这失望来自于“变化”,台湾社会的种种在张爱玲眼里,和上海比,仿佛是一个人在照哈哈镜,这里那里都变了形,已经失却中国文化成长的土壤,在台湾,张爱玲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故国想象”,找不到心理的满足。在前半段写台湾的文字中,有两个事例很有趣,一个是写她下飞机时,遇到一个热衷于接美国名人的神经病(张爱玲觉得可笑,随即又觉得很抑郁);另一个是写她坐公交车遇到一个想搭免费车的青年,这样的书写方式,接近《小团圆》,是从抓一个戏剧化情景里,传达自己的微妙的情绪。《重访边城》里这种跨界式的写作手法,更加明确地佐证了张爱玲后期的创作风格。

  张爱玲这种“不满足”的情绪,在香港大概好点。因为香港,怎么也算是张爱玲的故地(她曾经在这里读书工作过),另外,“香港不像台湾有一水之隔,不但接壤,而且返乡探亲扫墓的来来来去去络绎不绝,对大陆自然看得比较清楚。”看大陆,张爱玲在这里点出了来访“边城”的意义(所谓边城,其实也正是对着大陆而提出来的概念)。在香港,张爱玲拉拉杂杂地写了南来的外省人的生活,写了买花布、买金首饰等等,那花团锦簇的散文笔法,仿佛又让我们看到了那个书写《流言》的、下笔华丽繁复的张爱玲。从那些乡土味极浓的“购买”旅程里,张爱玲且行且回想,仿佛找到了过去生活的热情,可这热情仿佛终究是缺少一种《中国的日夜》式的亮烈,而像是一泓顺流而下的山泉,伴随着黑暗中一丝牵强的笑,不可挽回地朝生命的另一端流过去。

  站在边城内,发现着边城里的边边角角的乐趣,可张爱玲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遥遥望着的,是归根到底,是大陆,是上海。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重访边城》:在边城望大陆    2009.06.24

  张爱玲曾经在散文《中国的日夜》里写道:“我真快乐我是走在中国的太阳底下……快乐的时候,无线电的声音,街上的颜色,仿佛我也都有份;即使忧愁沉淀下去也是中国的泥沙。总之,到底是中国。”对于中国,尤其是上海,张爱玲终其一生,都怀着深切的爱,这种爱,不是欣赏,而是身处其中,与之打成一片,呼吸吐纳都息息相关的欣喜。那时的张爱玲,陶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市井生活里,并从那里,找到了生命的快乐与写作的源泉。

  多年之后,张爱玲隐居海外,虽然她一直没有中断自己钟爱的、视之如生命的写作,但是面对美国社会,她似乎始终有一种“隔”的痛苦。这种隔,正如她自己所说,“像是一只蝴蝶停在白手套上”,里面包含着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上海时期那个爱美、爱吃、爱穿,爱看市井风景,哪怕只是看街边买菜的妇人、看骑自行车的小孩的张爱玲,到了美国之后,完全蜕变。在经历种种生命的磨难之后,她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茧洞,躲藏起来,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似的,享受也对抗着异国的孤独。

  即便如此,张爱玲在美国,到底还是没有找到她写作的皈依。从早前出版的写于美国几个短篇小说,到不久前面世的《小团圆》,再到如今出来的这个长篇游记《重访边城》(也包括即将出版的一些英文小说),张爱玲在美国期间的写作,更像是一个深居简出的妇人,对于自己生命中最华丽的一段岁月的回顾。中国是张爱玲的根,上海是张爱玲的成名地,在离开大陆之后,张爱玲对于祖国这片热土的爱,仿佛像是小时候我们看着别人的棒棒糖,想吃又不敢要的情境,那种无望的恋恋不舍,有希冀,更多的是惘然。

  一篇《重访边城》,说白了是张爱玲带着怀念大陆、怀念上海的情绪,去走访大陆周遭的“边城”台湾和香港,通过地域上的靠近,来感受大陆,感受祖国的气息,捕捉大陆在边城的踪影。在这里,张爱玲更像是一个登高远眺的旅行者,虽然她一丝不苟地写着访问地台湾和香港的风物,可她的眼光所抵,却在更远处。

  她写台湾的古庙,写台湾的砖红色的石板路、花园洋房、说书场、日式旅馆、会说日本话的青年,在这种旅行式的台湾书写中,我们能捕捉到张爱玲的失望。这失望来自于“变化”,台湾社会的种种在张爱玲眼里,和上海比,仿佛是一个人在照哈哈镜,这里那里都变了形,已经失却中国文化成长的土壤,在台湾,张爱玲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故国想象”,找不到心理的满足。

  张爱玲这种“不满足”的情绪,在香港大概好点。因为香港,怎么也算是张爱玲的故地(她曾经在这里读书工作过),另外,“香港不像台湾有一水之隔,不但接壤,而且返乡探亲扫墓来来来去去络绎不绝,对大陆自然看得比较清楚。”在香港,张爱玲拉拉杂杂地写了南来的外省人的生活,写了买花布、买金首饰等等,那花团锦簇的散文笔法,仿佛又让我们看到了那个书写《流言》的、下笔华丽繁复的张爱玲。从那些乡土味极浓的“购买”旅程里,张爱玲且行且回想,仿佛找到了过去生活的热情,可这热情终究是缺少一种《中国的日夜》式的亮烈,而像是一泓顺流而下的山泉,伴随着黑暗中一丝牵强的笑,不可挽回地朝生命的另一端流过去。

  站在边城内,发现着边城里的边边角角的乐趣,张爱玲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丝丝缕缕的怀乡情绪,若隐若现地夹在繁芜文字当中,看似不经意,实则是潜流内转,直到张爱玲在文章的最后点明“疑心是跟它诀别了”,我们这才突然觉得人事倥偬,苍凉的意味,瞬间爬上了心头。


(新民周刊)    张爱玲的炎与凉    河西    2009.07.01

  “你是李察·尼克逊太太?”

  台北。张爱玲刚下飞机,一个穿深色西装的人就走过来这样问张爱玲。

  张爱玲感到莫名其妙,暗自思量:自己和金发碧眼的尼克逊夫人长得很像吗?

  这就是张爱玲初到台湾时遇到的笑话。前来接机的麦加锡夫妇告诉张爱玲:“有这么个人,老是在飞机场接飞机,接美国名人,有点神经病。”

  张爱玲之前从未来过台湾,对于台湾自然感到陌生和好奇。可是对于台湾文坛的新老健将来说,“祖师奶奶”张爱玲这个名字让人顿生敬意。陈若曦记得自己第一次在同学家偶然翻到张爱玲早年的散文集《流言》,借回来后,竟一口气读到天明。

  张爱玲到台后的第二天,麦加锡夫妇请来台湾作家作陪,为张爱玲接风洗尘。在座的,都是张爱玲的崇拜者,可是与张爱玲素无交往,张爱玲露出庐山真面目之前,大家纷纷猜测张爱玲长什么样,是玉女、是淑女还是熟女?莫衷一是。白先勇说她又瘦又细,陈若曦从未看过张的玉照,所以仅凭自己阅读《流言》的印象,猜测张的外形大概是既性感又丰满。可是,当张爱玲真的出现在他的面前,才终于明白,张爱玲确实是一骨感美人。在后来的《张爱玲印象》一文中,他写道:“她真是瘦,乍一看,像一副架子,由细长的垂直线条构成,上面披了一层雪白的皮肤,那肤色的洁白细致很少见,衬得她越发瘦得透明。”

  在台湾的最初几天,张爱玲的心境颇为愉快。众星捧月一般的感觉在美国已经很少能够体味到了。

  翌日,张爱玲到花莲王祯和家居住。张爱玲早就读过王祯和的小说《鬼·北风·人》,对花莲的风土人情埋下了大感兴趣的种子。这次有机会身临其境,张爱玲真希望自己的眼睛就是一块纯净的海绵,把这里所看到的都吸在自己的骨骼里。

  在《重访边城》中,她写道:“花莲城隍庙供桌上的暗红漆杯筊像一副猪腰子。”

  这里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新鲜:不论是台北的骑楼,还是花莲的妓院。王祯和的四舅公专门陪她去高等妓院“大观园” 看看,对于曾经将沪语版的《海上花》翻译成现代白话的张爱玲来说,没有什么比留存着古老中国暧昧气息的妓院更能吸引她的注意力了……

  可是这次旅行的畅快喜悦都被一个噩耗彻底摧毁:赖雅又中风!

  从热烈的炎夏一下子坠入冰窟窿。她沉寂了,想想自己未来的生活,在美国准备迎接她的是什么呢?仔细斟酌之后,张爱玲决定去香港宋琪处,写电影剧本,为日后多赚一些生活费。

  世态炎凉,生活,终究是残酷的。

  在香港的五个月,她拼命写剧本,可是精心写作的《红楼梦》剧本却迟迟未能付酬,只有为宋琪写的另一个剧本获得了800美元的酬劳,可供他们在美国生活四个月。

  回到美国的两年之后,张爱玲用英文写了一篇随笔,题目叫“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翻译成中文就是《重访边城》(现在收录此书中的文章经张爱玲于80年代用中文重写),记录的,就是1961年她到台湾和香港短暂停留的时光。

  台湾,相对于大陆,当然要算是“边城”了。可是既然是第一次到台湾,又说是“重访”,似乎,在张爱玲的心目中,香港的位置要超过台湾,这当然是因为张爱玲早年曾经在香港求学。只是,这篇名为《重访边城》的随笔中丝毫没有流露遭遇丈夫中风打击之后的忧伤情绪,甚至只字不提自己到香港去的真正目的,只在最后留下了一个惆怅的尾巴。有些突兀,她突然写到在香港街头闻到了大便的气味,“在黑暗中特别浓烈”,莫非也是春秋笔法?——要知道赖雅中风后也是大小便失禁。谁知道呢,只是这种难闻的气味在之后伺候丈夫的生活中将萦绕在她的鼻子周围。一股凉意顿生心头。


(中工网)    重访边城:心漂再远,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    潘飞    2009.07.13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似是那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式的世外桃源。合上张爱玲的《重访边城》,难免陡生感慨:迟暮晚年,实在是人生中可以用来怀念的最佳年纪——一半时间与死神做斗争,另一半时间用来缅怀和凭吊——“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崎岖的成长期”、红尘旧爱、家国山河……无不静静地躺在她的生命里,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人的一生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生他的故土,一个是他灵魂归属的地方。

    台湾《皇冠》杂志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台湾和香港,在张爱玲眼中皆属‘边城’,透过她的眼睛,我们仿佛穿越时光,看见了一个焕发着奇特生命力的台湾,以及旧时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寻常生活。”

    然而,与其说张爱玲是在“访”,还不如说是在“逃”,《重访边城》名义上是对台湾、香港两座“边城”的凝视,实际上旁敲侧击着,她用文字和情感的余光,更对上海及祖国大陆投去了饱含深情却五味杂陈的一瞥。她实在没有办法成为这两座城池的主人,在这里安营扎寨。只在瞬时的惊艳现身后,随即又隐遁绝尘,留下这一万多字的顾盼流转,千丝万缕的轻诉,却是那言不尽的乡愁!

    大陆,是流落在外的台湾、香港的故乡;上海,是流浪天涯的张爱玲的故乡。心漂再远,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啊!

    1961年秋天,张爱玲造访台湾、香港时,并不是个地道的“游客”,因为文化的隔阂,离开大陆的九年间,她并没有被美国文学界接受,加上受到第二任丈夫赖雅的拖累,只好试图重新杀入华文世界来,在她曾经熟悉的土壤中觅食。这真是英雄气短!红极一时的女作家竟要为五斗米而折腰,此时她的心境,也如同她在时隔三十年后再看到自己的某张照片题的一句诗形容的那样:“怅望卅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时间的繁弦急管,眼看着就转入急管哀弦,生命的胡琴咿咿呀呀,荒腔走板间,就已近“急景凋年”,叫人好不悲凉!

    所以,这篇散文处处可见这种“还乡的复杂的心情”。因为个人作品中那种清峻绮丽的风格,加上与胡兰成的一段孽缘,她已被新中国大陆官方的正统舆论排挤在外,美国,也只是她逃离非议的一个避难所,成不了她永久的“家”。她的根脉还是在中国,在上海的十里洋场。然而,她的骄傲,骨子里对人对事的那种疏离感,以及文人天生的脆弱和敏感,让她始终对大陆格格不入。这种内心的隔膜,与其说是一种恐惧,不如说是一种逃避。

    从地缘和情感上来说,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和香港成为了悬在中国大陆之外的两座“边城”,那里不仅坚持着迥异的社会制度,就连人文精神与一衣带水的大陆比较起来,都呈现出特别的色彩。然而,无论它们怎样地与大陆对峙、敌视,正如张爱玲所形容的那样,是“离本土最近的唐人街”,这里的人都叫作中国人,这里保留的古中国的一鳞半爪没有失真。这也好似她与大陆之间,仍然存在一种藕断丝连的关系。她不是不爱她的祖国,不是不想回到她的上海,只是,人一旦离开得久了,有些感情,势必也就跟着淡了。这种路过家门而不入“凄梗的韵味”,就像徘徊在恋人的房子底下,想叩门,却始终伸不出手的犹犹豫豫,或者纵使见了面,一句“我爱你”死活出不了口的吞吞吐吐。

    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又何尝不是中国文坛的一座“边城”呢?

    从《小团圆》读到《重访边城》,张爱玲早期作品中的那种飞扬已经全然不见,更多的是阅尽人事后的澹然,所以,你不再可以读到那些你纵使闭着眼还能被其光芒刺伤的文字。中晚年人生的跌宕,早已磨灭了“旧上海最后一个贵族”身上的锐利,她身上仍然穿着华丽的锻锦,可沾满了人间烟火味。在异国他乡,她不得不模仿美国当时流行的英文写作手法,邯郸学步,难免走样,所以,今时今日读她后期的作品,总是不像她早期巅峰时期的作品能让人酣畅淋漓。不可否认,这两部作品,已呈颓态。

    她在《重访边城》一开头便用一个人错把她当作美国前副总统尼克逊的太太这样的笑话,暗讽了当时的台湾孤岛“对外界的友情的渴望”,这何尝不是她对蜗居他乡的一种自嘲呢?她又在《重访边城》的结尾让我们在不是倒马桶的时候,闻到黑暗中的一缕屎臭,是真的店堂楼上住家的一掀开马桶盖,就有这么臭么?No,其实是她故意的,硬生生地往这个被喻为“香港”的城市头上扣了一盆屎,叫她再也风光不起来。生活何尝不是也这样,总是让她用热脸贴别人的冷心,凄凄惨惨,啼笑皆非?

    惯常的冷嘲热讽,戏谑的口气仍在,可生命的光,终于黯淡下来,那么刚烈的女子,也屈服了,被生活压弯了腰,低下了总是高傲着昂起的头,这种今昔之感,不禁让人有些心酸眼亮。

    此次“重访边城”,似乎是她沦落海外之后离上海、大陆,以及万万千千追捧她的读者最近的一次。可惜,看得见的距离貌似很短,心里的距离却有万水千山。咫尺,又天涯。她终归与我们擦肩而过,从此不再回来。匆匆的步子、冰冰的心,与重重的岁月撞出了火花,死了、又冷了,凝成了生铁,像墓碑一样“横躺在那里,听得见它的呼吸”。

    心漂再远,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她最终选择与红色的国土彻底“诀别”,做了中国文学界,也是我们所有人心里的一座“边城”,偏安一隅,宁谧、孤独、且神秘。

    可是,这“别”岂是轻易能“别”!人是走了,那牵挂还在,纵使转头离开,脸上还会挂着旁人看不见的泪水,“种族的温暖”始终是包裹她的潮水,一浪一波,比把她和祖国大陆隔绝开来的太平洋还深、还广。

    所以,这一次,张爱玲,真的有些口不对心!


(东方早报)  白先勇谈张爱玲   曹可凡   2009.07.26

  己丑新夏,白先勇先生翩然抵沪。我和徐俊兄设宴于愚园路镇宁路口的“福1088”,为白先生及其助理郑幸燕小姐接风。饭店建筑原为李鸿章嗣子李经方旧宅,里面陈设也一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格,无论是ArtDeco式样的沙发、泛着幽光的西洋吧台,还是别致奇特的吊灯,都是饭店主人不辞辛劳,从古董铺淘来的旧货。连底楼走廊里的瓷砖都是从其他老房子拆移过来的。端坐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着白斩鸡、烤麸、熏鱼、红烧肉以及黄豆肉丝汤,不免有时光倒流的感觉。

  席间,从李鸿章、张佩纶,一直到张爱玲,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关于时下风靡一时的《小团圆》,白先勇先生坦言,读了之后,觉得张爱玲似乎要在小说中吐尽这辈子所受的苦难与怨恨。她的笔就如同手术刀,冷冷地挖着一块又一块伤疤,不留丁点情面。即使遍体鳞伤,鲜血直流,仍固执地解剖着亲人、朋友、自己,甚至有时已到了残忍的地步。这样写,好看固然好看,也可以满足读者窥视欲,但终究离文学的本源渐行渐远。因此,白先勇先生以为《小团圆》的价值或许更多在其资料性,从中可以看出张爱玲的过往经历、人生态度,以及她的孤独感和隔绝感。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不少评论家常常喜欢拿白先勇与张爱玲作比较,认为白先勇的小说里有着浓浓的“张腔”。王德威在《影响的焦虑》一文中说:

  白先勇的《台北人》写大陆人流亡台湾的众生相,极能照映张爱玲的苍凉史观。无论是写繁华散尽的官场,或一晌贪欢的欢场,白先勇都贯注了无限感喟。重又聚集台北的大陆人,无论如何张致做作,踵事增华,掩饰不了他们的空虚。白笔下的女性是强者。尹雪艳,一把青,金大班这些人鬼魅似地飘荡在台北街头,就像张爱玲写的那蹦蹦戏的花旦,在世纪末的断瓦残垣里,依然也凄然地唱着前朝小曲。但风急天高,谁付与闻。

  所以,他认为白先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私淑张爱玲最有成就者之一。因为他们都以“雕琢文字,模拟世情”著称,只是白先勇比张爱玲有着更多悲天悯人的情怀。

  但白先勇先生显然不太认同这种简单类比。他说,那时的张爱玲名气并不像现在那么大,没有众多读者追捧,连卖文为生也无法做到,丈夫赖雅又半身瘫痪,经济上相当拮据,不得不靠写电影剧本维持基本的生活。而他也仅仅读过《传奇》中《沉香屑》、《金锁记》、《茉莉香片》和《心经》等有限的几篇,并未仔细研究,更谈不上刻意模仿或受其影响。在白先生眼中,张爱玲的文学风格似乎直接脱胎于《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列传》等中国传统的白话小说,而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家或多或少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可奇怪的是,张爱玲对此却视若无睹,反而对张恨水那样“鸳鸯蝴蝶派”小说视之若命。至于西洋文学方面,她虽然曾说过受海明威等人影响,但实际上,她迷醉的只是一些通俗英文小说。因此,张爱玲的文字不但没有欧化倾向,而且还直接承接“旧小说”的叙述传统,中间绕过了“五四”新文化那一段,读来感到极为“正统”。张爱玲又有着非比常人的悟性,一些看似世俗、琐碎的素材片段经她手一拨弄,立刻“化腐朽为神奇”。张爱玲晚年更是对《红楼梦》倾注了全部心血,锲而不舍地“十年一觉迷考据”,先后“五详红楼梦”,最终写成《红楼梦魇》一书。无独有偶,白先勇先生也对《红楼梦》如痴如醉,推崇曹雪芹“看人不是单面的,不是一度空间的”那种深刻性。故而他在小说创作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红楼梦》影响,譬如《游园惊梦》中“以戏点题”的手法与《红楼梦》第廿三回“黛玉听曲”就有异曲同工之妙。“曹雪芹用《西厢记》来暗示宝玉与黛玉的爱情,用《牡丹亭》来影射黛玉夭折的下场。利用戏曲穿插,来推展小说故事情节,加强小说主题命意……”而《牡丹亭》“这出戏在《游园惊梦》这篇小说中也占有决定性的重要位置。无论小说主题、情节、人物、气氛都与《牡丹亭》相辅相成。甚至小说节奏,作者也试图比照《游园惊梦》昆曲的旋律”。毫无疑问,《游园惊梦》这种用戏串联小说情节的手法是继承了《红楼梦》的传统的,尽管客观描写方法截然不同。白先勇先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读《红楼梦》,直到今天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张爱玲和我都是《红楼梦》濡养而成的,难怪大家会误认为我的小说里有她的痕迹。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血液里都有曹雪芹的文学基因。”白先勇先生感叹道。

  从《小团圆》又聊到了《重访边城》。《重访边城》是张爱玲唯一一次书写“边城”台湾的文章。那次台湾之行,也促成了白先勇与张爱玲的唯一一次会面。居间介绍、安排的是当时任台湾美国新闻处处长的麦卡锡。麦卡锡毕业于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对文学有着异乎寻常的鉴赏力与敏锐度。他早前在香港任职时认识了张爱玲,立刻为她的文学才华所折服,聘请张爱玲为美国新闻处担任翻译工作。张爱玲后来以难民身份去美国,麦卡锡不但为她担保,而且还亲自为她签发了赴美签证。1960年,尚在台大外文系读书的白先勇和同学创办《现代文学》。白先勇、欧阳子、陈若曦、王祯和、李欧梵、叶维廉的名字很快进入了麦卡锡的视线,他本人也成了《现代文学》的忠实读者。当《现代文学》出现财务危机时,他以出资购买杂志的方式帮助白先勇他们渡过难关。他还请殷张兰熙将《现代文学》中的部分小说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其中就有白先勇的《金大奶奶》和《玉卿嫂》。张爱玲读了这些大学生的小说也觉得很新鲜。到台北后,便决定和这些“小朋友”见面。

  白先勇先生记得,那天和张爱玲的聚餐安排在西门汀附近一家名叫“石家”的苏州菜馆。虽然在那个年代张爱玲还不是个明星人物,但她那特立独行的个性以及苍凉哀艳的文字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所以,当张爱玲踏入饭店的一刹那,大家都带着好奇、期待的眼神望着她。她身穿素淡的旗袍,随身带着一件暗紫色绸缎棉质外套,特别显眼。白先生猜测,6月的台湾已相当炎热了,但饭店的冷气通常又特别足,这件外套可能是用来挡风的。印象中,白先生觉得张爱玲优雅、得体、平和,也不乏热情,不像后来表现得那样古怪。大家有说有笑,谈论着生活中的琐琐屑屑,属于闲聊性质。那晚,白先生与张爱玲相邻而坐。“张爱玲是上海人,但一口普通话说得字正腔圆,特别是卷舌音很有北京味儿,这或许与她曾经在天津居住过有关。她的眼神因近视略显得有些朦胧迷离,一旦特别关注你,便马上目光如炬,仿佛有两道白光直射而来,难怪她观察周围人和事是如此的犀利、透彻、深刻。”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但白先生说起那次会面,仍意犹未尽。

  由于对王祯和《鬼·北风·人》所描写的民俗民情感兴趣,张爱玲想让王祯和陪同去一趟花莲,顺便收集写作素材。临行前,白先勇送了一套完整的《现代文学》给张爱玲,供她在旅行中阅读。

  花莲之行后来全部写进了《重返边城》。在花莲逗留期间,张爱玲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但也没有忘记白先勇的嘱托,忙中偷闲,细读《现代文学》。陪同她的王祯和回忆:“我还记得她在我家,捧着木瓜,用小汤匙挖着吃,边看《现代文学》,那样子是那么悠闲,自在。很多年过去了,那姿态我居然记得那么清晰,就觉得她什么都好,什么都美。”

  张爱玲虽然没有对白先勇小说有过具体的评论,但我相信,白氏小说所透出的苍凉、哀怨、悲悯定会在她内心激起一些涟漪的。


(中国网滨海高新)    心漂再远,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    2009.08.08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似是那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式的世外桃源。合上张爱玲的《重访边城》,难免陡生感慨:迟暮晚年,实在是人生中可以用来怀念的最佳年纪,一半时间与死神做斗争,另一半时间用来缅怀和凭吊——“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崎岖的成长期”、红尘旧爱、家国山河……无不静静躺在她的生命里,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人的一生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生他的故土,一个是他灵魂归属的地方。

   大陆,是流落在外的台湾、香港的故乡;上海,是流浪天涯的张爱玲的故乡。心漂再远,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啊!

   1961年秋天,张爱玲造访台湾、香港时,并不是个地道的“游客”,因为文化的隔阂,离开大陆的九年间,她并没有被美国文学界接受,加上受到第二任丈夫赖雅的拖累,只好试图重新杀入华文世界来,在她曾经熟悉的土壤中觅食。这真是英雄气短!红极一时的女作家竟要为五斗米而折腰,此时她的心境,也如同她在时隔三十年后再看到自己的某张照片题的一句诗形容的那样:“怅望卅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时间的繁弦急管,眼看着就转入急管哀弦,生命的胡琴咿咿呀呀,荒腔走板间,就已近“急景凋年”,叫人好不悲凉!

   所以,这篇散文处处可见这种“还乡的复杂的心情”。因为个人作品中那种清峻绮丽的风格,加上与胡兰成的一段孽缘,她已被新中国大陆官方的正统舆论排挤在外,美国,也只是她逃离非议的一个避难所,成不了她永久的“家”。她的根脉还是在中国,在上海的十里洋场。然而,她的骄傲,骨子里对人对事的那种疏离感,以及文人天生的脆弱和敏感,让她始终对大陆格格不入。这种内心的隔膜,与其说是一种恐惧,不如说是一种逃避。

   从地缘和情感上来说,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和香港成为了悬在中国大陆之外的两座“边城”,那里不仅坚持着迥异的社会制度,就连人文精神与一衣带水的大陆比较起来,都呈现出特别的色彩。然而,无论它们怎样地与大陆对峙、敌视,正如张爱玲所形容的那样,是“离本土最近的唐人街”,这里的人都叫做中国人,这里保留的古中国的一鳞半爪没有失真。正如她与大陆之间,仍然存在一种藕断丝连的关系。 她不是不爱她的祖国,不是不想回到她的上海,只是,人一旦离开得久了,有些感情,势必也就跟着淡了。这种路过家门而不入“凄梗的韵味”,就像徘徊在恋人的房子底下,想叩门,却始终伸不出手的犹犹豫豫,或者纵使见了面,一句“我爱你”死活出不了口的吞吞吐吐。

   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又何尝不是中国文坛的一座“边城”呢? 


(上紧发条的橙子)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2010.12.07

 

   1932年,就读于上海圣玛丽亚学校时的张爱玲爱玲在年刊《凤藻》上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题为《不幸的她》。其中她咏叹出这样的悲思,“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都知道她是早熟的,《小团圆》抖漏她八九岁就读茨威格的小说《黄昏的故事》,感触颇深且对其中的煽情情节过目难忘。尽管如此,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姑娘生发出如此高深莫测甚至参禅顿悟的人生观,对大多数人而言,终归是无法想象的。然而,倘若回望这个旷世奇女的传奇一生,其实不难发现,无论喧嚣之际还是落寞之时,她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尤其是她晚年的心态,几乎称得上心如止水,不泛微澜。

    1961年秋天,张爱玲先访台湾,再到香港。这两座城市,在伊看来都属“边城”。《重访边城》记录的即是这两地的见闻感受,成于1963年,此时已是张爱玲的创作晚期。自从赖雅先于自己谢世,1968年之后的张爱玲,也开始渐渐用另一种形式与滚滚红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进入了一种“禅定”的生存状态。直到 1995年告别人世时,26年的漫长光阴里,她都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心灵深处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尘埃落定的那一块梦田。

    《重访边城》一文,记人不过那么寥寥几笔,即使是王桢和这样关系密切的朋友,也着墨甚少,轻描淡写得好像波平如镜的水面上轻轻划过一丝涟漪,转瞬就消失不见。王桢和是张爱玲在花莲参观时的全程陪同,然而在张的笔下,王桢和的名字甚至都没有出现,只说“麦家托他们的一个朋友到我到他家乡花莲观光”。以后都无一例外地用各种代称来指代王桢和,比如“替我作向导的青年”“我的青年朋友”“年青的朋友”“我的导游”“那青年”,甚至描述“我的导游似乎永远都是沉默寡言”,于是“我也不知道怎么也从来不问”。王桢和的作家身份只字不提,张爱玲在台北与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欧阳子、王桢和等台大文青的聚会也没有落笔。张爱玲与王祯和坐在地上一道观看阿美族的山地歌舞“丰年祭”,亦无只言片语。相比之下,描写陌生人,比如花莲风化区的高等妓女、一起跳摇滚舞自做广告的男女、澡堂里自行修脚的男子、池塘里劳作的山地女郎,倒是浓墨重彩、生动传神。

    但是,事实远非这样啊。花莲观光之时,张爱玲和王桢和其实走得很近很近。王桢和除了全程陪同张爱玲观光,还让她借宿在自己家里。当时的张爱玲因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左邻右舍竟然认为她是王桢和带回来的女朋友。更值得一提的是,到花莲的当天晚上,张爱玲、王桢和与王母一起去附近的“金茂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以资纪念。就连合一张影,张爱玲也不马虎,照相前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化妆。照相在当时还是一件隆重的事,照相师也很认真,翻来覆去地看取景框,纠正姿势,照了很久。这是王祯和与张爱玲合拍的惟一的一张相片,张爱玲居中,王母和王祯和分列左右。张穿了件一字领的花衫,很宽松随意;短发及腮,目光清冽,人显得相当年轻而且洋气。后来水晶的女同事看到这张相片,说张爱玲看起来像三十多岁,而在水晶和王桢和看来,也就像二十多岁,其实当时的她已界不惑。当时王母也并不老,充其量可呼之为“阿姨”。而当年的王桢和才上大二,相貌斯文俊逸,更是翩翩一少年。那真是一个年轻的时代!1961年即民国五十年,台东的阳光很祥和。那一块山与海之间的乡土,留下的是张爱玲最后的青春。

    台湾之行以后,包括王桢和大学毕业去军中服役,都和张爱玲保持着书信往来。王桢和服役期满后去航空公司工作,获得了免费去美国的机会,事先通知了爱玲,可是王桢和第一次到了美国纽约之后,迷迷糊糊地却找不到地方,便错过了与爱玲相见的机会。过了几年,王桢和又获得机会去爱荷华居住一年,同样写信告诉爱玲,并且表示很想见她,然而搬到洛杉矶的爱玲却婉言谢绝了,没想到自此后就再也没有机会重聚。王祯和对张爱玲,始终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情结,多年后回忆起来也难掩激动和淡淡的伤感。然而,自从那次在纽约错过,直到自己20世纪90年代早逝,王桢和都没有再见过他崇拜的张爱玲一面,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彼时,张爱玲的心态再也不似年轻时那般欢欣跳动,如同止庵先生所言,她不再留意身边朋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未必视他们为朋友了。

    当喧嚣归于安寂、繁华落入尘埃之时,再回首已然是百年身。告别了创作巅峰的黄金时代的张爱玲,一边安静地等待着生命玫瑰的凋谢,一边按照她的方式和节奏完成着她人生最后阶段的未尽梦想:一是醉心研究《红楼梦》,二是把吴语写就的《海上花列传》翻译成国语和英语。至于其它的的世俗琐屑之事,包括待人接物、人情往来,于她实在是无心,也无力。


燕赵都市报    张爱玲与白先勇的唯一一次会面    2012.08.19

  《重访边城》是张爱玲唯一一次书写“边城”台湾的文章。那次台湾之行,也促成了白先勇与张爱玲的唯一一次会面。居间介绍安排的是当时任台湾“美国新闻处” 处长麦卡锡。麦卡锡毕业于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对文学有着异乎寻常的鉴赏力与敏锐度。他早前在香港任职时认识了张爱玲,立刻为她的文学才华所折服。聘请张爱玲为“美国新闻处”担任翻译工作。张爱玲后来以难民身份去美国,麦卡锡不但为她担保,而且还亲自为她签发了赴美签证。一九六鸽年尚在台大外文系读书的白先勇和同学创办《现代文学》。白先勇、欧阳子、陈若曦、王祯和、李欧梵、叶维廉的名字很快进入了麦卡锡的视线,他本人也成了《现代文学》的忠实读者。当《现代文学》出现财务危机时,他以出资购买杂志的方式帮助白先勇等人渡过难关。他还请殷张兰熙将《现代文学》中的部分小说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其中就有白先勇的《金大奶奶》和《玉卿嫂》。张爱玲读了这些大学生的小说也觉得很新鲜。到台北后,便决定和这些“小朋友”见见面。

  白先勇先生记得,那天和张爱玲的聚餐安排在西门汀附近一家名叫“石家”的苏州菜馆。虽然在那个年代张爱玲还不是个明星人物,但她那特立独行的个性以及苍凉哀艳的文字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所以,当张爱玲踏入饭店的一刹那,大家都带着好奇、期待的眼神望着她。她身穿素淡的旗袍,但随身带着一件暗紫色绸缎棉质外套,特别显眼。白先生猜测,六月的台湾已相当炎热了,但饭店的冷气通常又特别足,这件外套可能是用来挡风的。印象中,白先生觉得张爱玲优雅、得体、平和,也不乏热情,不像后来表现得那样古怪。大家有说有笑,谈论着生活中的琐琐屑屑,属于闲聊性质。那晚,白先勇先生与张爱玲相邻而坐。“张爱玲是上海人,但一口普通话说得字正腔圆,特别是卷舌音很有北京味儿,这或许与她曾经在天津居住过有关。她的眼神因近视略显得有些朦胧、迷离,一旦特别关注你,便马上目光如炬,仿佛有两道白光直射而来,难怪她观察周围人和事是如此的犀利、透彻、深刻”。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但白先勇先生说起那次会面,仍意犹未尽。

  由于对王祯和《鬼·北风·人》所描写的民俗民情感兴趣,张爱玲想让王祯和陪同,去一趟花莲,顺便收集写作素材。临行前,白先勇送了一套完整的《现代文学》给张爱玲,供她在旅行中阅读。

  花莲之行后来全部写进了《重返边城》。在花莲逗留期间,张爱玲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但也没有忘记白先勇的嘱托,忙中偷闲,细读《现代文学》。陪同她的王祯和回忆:“我还记得她在我家,捧着木瓜,用小汤匙挖着吃,边看《现代文学》,那样子是那么悠闲、自在,很多年过去了,那姿态我居然记得那么清晰,就觉得她什么都好,什么都美。”

  张爱玲虽然没有对白先勇小说有过具体的评论,但我相信,白氏小说所透出的苍凉、哀怨、悲悯,定会在她内心激起一些涟漪的。

  《悲欢自酬》,曹可凡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张爱玲一瞥    陈若曦

十月初,一个朋友来电话。“猜猜看!?有一个你顶喜欢的作家要来台北啦!”我支吾了半 天,想不起来。

“张爱玲!”

“天呀!„„她来做什么?”

“看看台湾的风土,找点写作材料吧.麦先生刚接到电报,说十三号来,希望能在花莲帮她找个住的地方。”

同学王桢和家便住在花莲,道地的台湾老式住宅,深广的院落,只住着一家三日.既清静又方便,当下便决定找他帮忙了。王桢和素来最钦佩张爱玲,收集着她的作品。一听之下,他马上写限时专送回家,并决定向学校请假一礼拜,给她做向导。

大学一年级时,偶然在同学家的旧书堆里翻出一本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来。回去连夜读完,熄灯上床时,天已亮了。《流言》读起来总觉得神笔迭出,处处异想天开,作者的才气、异秉泛滥在纸上,真是十几年来我仅见的一部最好的散文集。其实,文笔还在其次,主要是张爱玲这个人本身太突出了,她是既敏锐又尖刻,任性又坦白。《流言》里几幅仕女的速写更是神笔,有几幅讥讽那些姨太太,外国太大之流的,看了简直要喷饭.卷首的著者近影给我印象更深,那画像充满了生命的跳跃.

十五日,张爱玲果然乘飞机,一个人飘到台湾来了。麦氏夫妇十四日在大东园宴请张爱玲,邀现代文学社诸君子做陪客.主人说好正午十二点,我们准时到达,席上空无人影,只好先坐下来,恭候主人和主客.大家都太年轻,没有人见过张爱玲,纷纷猜测她的外貌。

“你想她是胖还是瘦?”我问白先勇,他一向对女人特具眼光。

“她准是又细又瘦的。”他毫无考虑地说.

“我想她不胖不瘦”洪智惠说。

“我想他一定是既丰满又性感.”我总是忘不了《流言》里的她,像那样具有燃烧的生命力的女子,用六十年代台湾的流行语形容,不该是丰满又性感吗?

正说着,吴鲁芹先生来了。“张爱玲这个人,包管不令你们失望!”

我颇高兴,一心一意等着我自己雕塑的人物出现。

一点钟了,毫无动静.大东园里别人吃得正热闹,我们肚子开始擂鼓。

“怎么回事呢?”

“说好十二点整去中国之友社接她的。”

“她不是在美国住了十来年吗?总该守时吧.”

“这可大有问题。”吴先生说,“她根本不带表,向来没有时间观念.”

这下我倒心有戚戚焉,生平最讨厌带表,看到人说话做事都以表为依归,尤觉不能忍耐。

终于来了张爱玲.看了她一眼,我不禁回头瞪了先勇一眼;我说过的,他对女人别具眼光。

她真是瘦,乍一看,像一副架子,一由细长的垂直线条构成,上面披了一层雪白的皮肤;那肤色的洁白细致很少见,衬得她越发瘦得透明。紫红的唇膏不经意地抹过菱形的嘴唇,整个人,这是唯一令我有丰满的感觉的地方。头发没有烫,剪短了,稀稀疏疏地披在脑后,看起来清爽利落,配上瘦削的长脸蛋,颇有立体画的感觉。一对杏眼外观滞重,闭合迟缓,照射出来的眼光却是专注,锐利,她浅浅一笑时,带着羞怯,好像一个小女孩。嗯,配着那身素净的旗袍,她显得非常年轻,像个民国二十年左右学堂里的女学生。浑身焕发着一种特殊的神采,一种遥远的又熟悉的韵味,大概就是三十年代所特有的吧。

这便是我看她第一眼时的印象,她并不健谈,说话很慢,嗓门不高。一个字一个字咬出来,你必须凝神听,因为她专心一志地说一句话。酒席间,吃饭和回答她两旁人的问话便占据了她全部的精神。她看来非常过敏,羞怯.推麦先生说,任何一个场合,若超过五个人,她便感到不安,手脚无所措。那天,我们一共十二个人,她看起来倒没有被吓坏的样子。

“她真瘦呀!”我自己也很瘦,所以,对于瘦总耿耿于怀。

“我认识她时,她就是瘦瘦的,”麦先生说,“最近,她刚刚完成一部八万字的英文小说,日以继夜地写,一定很辛苦,所以,更瘦了。在台湾呆两个礼拜后,她就要到香港去,开始另一部小说,同时写点电影剧本,以维持生活。像她那样认真写作,恐怕要永远瘦下去。”

《现代文学》每期出版后,都寄给她一份,一谈之下,才知道她只收到两期.里头几篇创作,她说,看了后总觉得忘不了。尤其是王桢和的《鬼·北风·人》,她喜欢极了,简直以为他自己就住在小说中的古老房子里。

她以世界人自居,超越地域。她是一个天塌了也面不改色的人,每个动作迟缓而稳当,极具有耐性。她也是一个纯女性化的女人,对服装、发式、衣料、色彩等,见解独到。饭后,我们陪她上街买衣料送给王君的母亲、在三轮车上,她滔滔不绝地畅谈着老式的发髻,香港的旗袍,女人的腰肢等。

逛马路时,她谈起对台北的观感,说:“好几年了,台北一直给我不同的印象。到过台北的朋友回到美国,便描写台北的样子给我看,每一次都不一样。这一次,我自己看了,觉得全同他们的不一样,太不一样了,我看着竟觉得自己忙不过来!„„”

她是个极不拘小节的女子、有人认为是迷糊,我想她完全是豪迈,率性,超越繁文缛节,最具赤子之心。住在花莲的时候,她出门都穿凉鞋。也许不惯走多路,有一只脚磨破了。她便在那只脚穿上厚厚的毛袜,另一只脚让它光着,然后,大街小巷地逛去了。十五日,正碰上阿美族在花莲花岗山上作丰年祭,万人争睹。她本来坐在主席台上,因为人多看不清楚,便跑到最前头坐在草地上,舒舒服服地,把那些歌舞尽收眼底。

我们原想在周末去花莲探访她一欢,不料突然接到纽约来的急电,她那位美国人丈夫雷尔先生突告病重。刚抵台东车站的张爱玲只好连夜上台北,转赴香港返美。总算一下,她在台湾好住了一个礼拜。虽然时间太短促,但对她,相信收获还不少,东半个台湾都走遍了。然而,无论如何,以一个礼拜的时间要认识台湾的风土是不可能的。站在台湾人的立场,我盼望她将来写到台湾的一切时,不要太主观。

无论走到哪里,张爱玲都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她的敏感和率真造成她的不平凡。这真是我见到的最可爱的女人;虽然同我以前的想象不一样,却丝毫不曾令我失望。


腾讯网    陈若曦:张爱玲·夏志清一瞥    2016.03.21

当初《现代文学》在外文系打开了知名度,我们很快吸收了两个爱好文学的低班同学,王祯和与郑恒雄。王来自依山傍海的花莲,性情温和憨厚,写作的小说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他是独子,和寡母、妹妹相依为命。欧阳子、杨美惠和我曾在大四下学期自办毕业旅行游东海岸,到花莲他家玩过,留下王母慈祥好客的印象。

1961年10月初,兰熙打电话到办公室找我,说麦加锡刚接到作家朋友张爱玲的电报,本月13日参访台湾,托他代为安排行程。

“太好了!”雀跃之余,我急着打听,“她想要看什么?”

“据说张爱玲想认识台湾,也许想要收集一些写作资料吧。”兰熙接着转达说,“麦处长想安排她到花莲、台东一带走走。”

这个选择我一点都不惊讶。略微熟知台湾的美国人都认为花东是最纯朴美丽的地方,麦加锡就说过“东岸才是真正的台湾”。

“张爱玲想要深入台湾民间,能不住旅馆最好。你能不能帮她在花莲找个住的地方?”

我立即想到王祯和,当即一口应承。

大一时,偶然在旧书摊买到一本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当天睡前开始捧读,不料竟然放不下手,一气读完时天已破晓。我对张描绘人物的手法,遣词用句堪称出神入化,嘲讽揶揄又不愠不火,着实佩服之至。不久读到她的小说《秧歌》,也不错,但还是最喜欢她的散文集。

认识麦加锡后,才知道张爱玲住在香港时,乃是受到他的鼓励并提供资料,才关起门书写《秧歌》。

“她写一章,就让我读一章,还让我提意见哪。”

麦氏的口吻透着逗趣和自豪。张爱玲能“闭门造车”写出好小说,果然才华过人。

接触王祯和后,谈起张爱玲,发现彼此有同好,而他更是赞赏到崇拜地步,还努力搜藏张爱玲的出版品。想到他家房舍宽敞,人口简单,招待张爱玲最是适合。

张迷的王祯和,果然一听就满口答应。他当天就给家里去了一封限时专送信,次日还向系里请假一星期,准备为心仪的作家当向导。

张抵达台北的次日,麦处长夫妇为她在大东园餐厅设了一桌筵席,陪客除了吴鲁芹老师,还有《现代文学》的几位如白先勇、欧阳子、王祯和等等。

约好正午十二点,主客迟迟不来,等得众人饥肠辘辘。

吴老师迟到了二十分钟,一来就给同学们一颗定心丸:“张爱玲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我想到自己的美国上司,上下班都盯着分针和秒针打转,当下表示怀疑:“她不是在美国住了十来年吗?怎么……不守时呢?”

“她根本不戴表,”吴老师的口气稀松平常,“一向没有时间观念。”

果然与众不同。我很讨厌美国老板分秒必争的脾气,当下十分欣赏张的特立独行。

为了打发时间,几个同学纷纷猜测张的长相,环肥燕瘦和苗条适中都有人押宝。

白先勇以为:“她准是又细又瘦的。”

须臾,张爱玲来了,果然身材干扁细长像根竹子。我不禁和白先勇相对莞尔,很佩服他眼光独到;想是他住过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知道上海女性的特点吧。

应是不惑之年的张爱玲,杏眼白肤,笑容羞涩,神情活像个小女孩。显然一向以素颜面世,直发剪短了拢到脑后,配上一身素净的旗袍,很像民国初年的女学生。

除了瘦,说话少而慢是第二特点。奇怪她小说里描绘众生相时,总是栩栩如生,气氛可以十分热闹;现实生活中,她一次仅能和一个人说话,对方还须全神贯注才能抓到她一句完整的叙述。光是应付左右邻居的谈话,她几乎花光了一顿饭的时间;吃得很少,难怪那么消瘦。

事后麦加锡问我对张的第一印象。听到“干瘦”一词,不禁摇头叹气。

“我认识她时,她就这么干瘦,一直忙于写作赚钱吧。她写作太认真了,我看会一直瘦下去呢。”

据说张刚完成一部八万字英文小说,在台两周后就要转去香港写电影剧本,是宋淇介绍的,也是为了谋生。这时才知道她嫁了美国诗人雷尔,后者既老又病又穷,实际上由她支撑家计。

我想到李清照,感叹天忌才女,人到中年的张爱玲还要为五斗米折腰,太可惜了。当时台湾有许多拜金女,争着嫁到外国去,富而多金的美国是首选。才华如张爱玲,怎么会嫁个又老又穷的美国人呢?我不好意思打听,但愿是场爱情至上的老少配才好。

饭后,麦处长告诉她,已安排让她住到花莲王祯和家。张表示收到我们寄赠的《现代文学》,很喜欢王的一篇小说《鬼·北风·人》,相信作者本人就住在那么一栋古老房子里才是。王祯和不置可否,只是腼腆地笑着,显然由衷欢喜。

我们陪她上街买礼物送王妈妈。她决定买衣料,对颜色、布料和质地都精挑细选。一反饭桌上的寡言木讷,她在三轮车上谈着老式发髻、香港旗袍和女人的腰肢等等,仍是细声慢调但兴趣盎然,这时可是女性味十足了。

张兰熙和我陪她到花莲,一起住进了王家。王妈妈早已把楼上的一间和式房间整理得纤尘不染,谦虚地表示房间窄小,委屈我们了。其实大小足够我们三人横陈或直躺,相当舒适。张对她感兴趣的东西会观察细微,譬如房间的窗子有雕花的木头框,她频频以手摸索,还仔细观看,一副近视眼镜快撞上木框了。

她也是大而化之的女人,不拘小节。嫌天热,出门都穿凉鞋,结果磨破了一只脚,她就套上厚厚的毛袜来保护,另一只仍是光脚,照样大街小巷地逛去。

过两天,麦处长来花莲,带我们参加阿美族的丰年祭,被邀坐在主席台上。歌舞进行一半时,张爱玲可能想要贴近舞者,竟离开座位,独自坐到台前的草地上。她就这么坐着欣赏歌舞,直到散场都是一副专注又怡然自得的神情。

丰年祭后,我和兰熙先返台北,她继续南下参观。可惜没两天就接到美国急电,雷尔先生病重,她只好从台东赶回台北,转搭飞机返美,前后在台湾待了一周。

后来我听到张爱玲访台的事,据说真正目的是写张学良传记,打算亲自访谈,可惜国民政府不肯配合。传说而已。

美国学校假期不少,寒暑假外,感恩节、耶诞节和复活节等,都放好几天假,到时食堂关闭,对留学生颇为不便,但也是出外访友的机会。

在台北认识的日本留学生吉田重信,也和我同年来美念书。外务省先送他来台湾学汉语两年,接着转到美国深造,重点是研究中国事务。从他身上看到日本培养外交人才堪称不惜工本,令人羡慕之余,也由衷佩服。

“耶诞节连着新年,长达一周半,”吉田来信说,“我要留在纽约,欢迎你来玩。我要请你吃耶诞夜大餐,然后听歌剧去。”

这份邀请太诱人了,我赶紧找台大外文系的学姐作家丛苏帮忙。承她介绍,让我假期去住纽约另一位学姐石纯仪的家。

“我和石纯仪都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工作,没空陪你,你要自求多福才行。”

话虽如此,丛苏还是请假来巴士站接我,然后带我搭地铁到哥大校门口的百老汇大街。纯仪住哥大附近的宿舍,丛苏指着隔壁一条街说,夏志清教授的宿舍近在咫尺。

“在美国东部,论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哥大的名气不在哈佛之下,”她向我介绍,“因此来纽约的文科学生都想拜见夏志清。夏先生听说你是他哥哥的得意学生,特别高兴,要请你吃年夜饭,已经订好馆子了!”

我受宠若惊,更感激不已。仅受教夏济安老师一学期,如今人已不在,在异国他乡还要叨扰他弟弟,夏家兄弟待门生着实宽厚。

新历除夕,丛苏和我准时到一家中餐馆赴约,夏志清夫妇和女儿早在等候了。

夏太太是白人,一脸的文静贤淑;女儿八九岁,相貌平平,殊无一般混血儿的清秀模样。

“快来认学姐!”夏先生抢着介绍太太,“她是你们蒙何立克的毕业生!”

然后他就把太太撇在一边,管自用汉语和我们聊起来了。济安老师生性腼腆,见到不熟的学生还有些口吃;这弟弟却完全相反,心思敏捷,意气风发,普通话带着浓浓的上海腔,尤其说话快如炒豆,简直就是机关枪扫射,让听众跟得喘不过气来。

出于礼貌,我见缝插针地找夏太太谈谈她的母校,她却长问短答,兴趣缺缺。母女俩不会说汉语,也没意思加入谈话,任我和丛苏怎么努力,两人宁可埋头吃菜。很快我就明白了,这种场面想必多不胜数,她们已司空见惯。

夏先生垄断餐桌上的谈话。他坦率真诚,但思想在“左派”当头的60年代,显然是保守型。可贵的是,他不哗众取宠。

“Lucy,在美国你可是要小心黑鬼!”

不知怎么谈到种族问题,他立即蹦出来这么一句,当场把我吓了一跳。

其时马丁·路德·金牧师领导的民权运动,正方兴未艾,同情黑人处境是知识分子的共识,相信还是许多美国白人的“原罪”表现。我很难相信一位美国华人精英会有这么偏激的“落后”思想。

关于种族问题,我们一直意见相左。60年代,美国黑人起而争取公民平等权利,年轻的白人知识分子多表认同,我也深受影响。我不但觉得美国黑人要“解放”, “第三世界”的亚非拉也要从美国为首的白人压榨下解放,1966年甚至身体力行,和丈夫投奔社会主义中国,也和这个信念有关。70年代,我又回到北美,再见夏志清时他已从“夏先生”被尊为“夏公”了。关于种族,彼此的信仰竟是久而弥坚。我并非没少吃黑人的亏,经历过撞车逃逸、拦路抢劫、电话威胁……但总认为是社会和经济使然,无关种族优劣。夏公笑我是“不可救药的左派”,我则回敬一顶“顽固的右派”帽子,他不以为忤,还沾沾自喜呢。

话说夏先生慷慨好客,请了除夕夜一顿饭犹嫌不足,一再说要当我的纽约导游。他自行订了游览纽约港的行程计划,此外还剑及履及,当晚就要带我和丛苏去逛艺术家云集的格林威治村。

夏太太说,女儿快到睡觉时间了,恕不奉陪,当下告辞回去。夏先生乐得叫了一部计程车,三人直奔格林威治村。

格村据说是不夜城,又逢除夕夜,街上灯火亮如白昼,行人摩肩接踵,乍看还以为全纽约的年轻人都拥挤到此地来了。咖啡店更是爆满,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张桌子坐下来。啜饮咖啡时,放眼窗内和窗外,男女不是奇装异服,就是蓄长胡子、吊大耳环,怪异得很“艺术”。

“你知道,”丛苏告诉我,“格林威治村以脱衣舞闻名呢!”

“那就看一次吧!”夏先生跃跃欲试。

我看看表,十一点出头了,理应回家才是。然而夏先生是夜猫子,这个时刻精神分外抖擞,说难得碰到除夕,正好一起迎接新年到来。

在他极力怂恿下,三人就带着开洋荤的心情转到一家酒吧来。

“看脱衣舞的事,”三人订下同盟,“一定不要告诉夏太太。”

我们出门走几步就碰到一家酒吧,以衣服清凉的美女照片做招徕。夏先生兴匆匆地领先推门进去。吧台在门口,附近站了很多客人,清一色男性,人手一杯酒,眼睛却都盯着前方舞台。台上一位美女正随着音乐摆弄蛇腰,身上已脱得只剩三点了。

吧台和舞台之间有七八张桌子,只有一桌客人,难得其中有位女的。

“太好了,我们坐前面去!”

夏先生领着我们坐上了前排正中的位置,随即招来酒保。

“除夕夜,我们点杯酒喝吧!”

我为主人省钱,率先点了杯汽水。两人跟进,很快送来了三杯汽水。

生平首次观赏脱衣舞,但觉舞台布景和灯光变幻十分豪华炫目,而舞娘个个年轻貌美,视觉神经先就受到安抚了。这些舞娘随着音乐摇曳生姿,边舞边脱,只见妩媚,不感色诱,让人想起孔夫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记得经过东京时,无缘见识当地出名的脱衣舞秀,却听说观众中不乏日本妇人,想来也是这种“思无邪”的美感享受。

为了迎接新年,酒吧推出特别节目,压轴是一出阿拉伯王妃出浴秀。舞娘甫出场,金黄秀发长及膝盖,随着音乐和舞姿飘散开来,像天女下凡,金光闪闪,立即震住了全场的目光。论及美色和演技,她无疑压倒群芳。

“可别小看她那头金发,”丛苏低声告诉我们,“投了六十万美元的保险哪!”

那是一块美元可以吃一顿午餐的年代,听得我们忍不住“啊”了一声。

丛苏在图书馆的阅览室工作,每天涉猎的报纸杂志数以百计,本人见多识广,又博闻强记,我对她提供的资讯绝对心服口服。原来我们误打误撞,竟撞进了格村有名的一家脱衣舞酒吧来了。三人有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东张西望,处处是新奇。夏先生尤其兴奋,一秒也坐不住,只差没有跳起来手舞足蹈一番而已。

王妃出浴后,新年进入倒数计时。店方在舞台上亮出全部演员,也请客人上台,大家一起跳舞迎新。这个时刻,七八张桌子尚未坐满,但是后面站的观众却一拥而上,登时台上挤成一团。

“Lucy,我们跳舞去!”

夏先生不管我是否同意,一把拉着上台去。尽管台上挤得水泄不通,大家还是笑嘻嘻地闪出一条缝隙,把我们汲进去。我俩淹没在大人国里,舞姿施展不开,被推来挤去,差点变成贴面舞。我一度被挤掉了,换成一位舞娘拉住我的手,彼此笑成一团。

须臾响起店家的广播:“午夜的钟声快响了,请人人许愿!十、九、八、七……”

喊到“一”时,舞伴们齐声爆出:“新年快乐!”我耳畔还多了夏先生的悄悄话,真没想到过年会这么开放且酣畅淋漓。

舞罢回座,丛苏提议回家,夏先生即招来酒保结账。账单送来,他登时傻了眼,三杯汽水竟要价十八元!

那时我们才明白,何以众多客人远远站着观赏,原来是节省昂贵的坐台费呀!幸亏没有点酒,否则荷包失血更加惨重。

“不好意思,”夏先生困窘极了,“平常都是太太管钱,我身上只有零用钱……”

恰好我皮包里有张二十元大钞(那个年代,我还没见过百元钞),赶忙取出来解围,找剩的钱刚够叫计程车回哥大宿舍。

次日一早,夏太太就登门还钱。她还是温和沉静,只字不提看脱衣舞的事。

事后和丛苏谈起,我以为夏先生有这么一位贤慧妻子,能包容丈夫偶尔荒唐的行径,实在难得。

她不以为然:“你不知道,夏先生一直为自己娶不到中国太太而耿耿于怀呢!50年代,中国女人在美国有如凤毛麟角,都被理工科博士抢走了。好多文科教授只好娶洋老婆,没办法嘛。”

原来如此,美国的华人婚姻,内情还真复杂。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    《张爱玲与白先勇》 /曹可凡   2012.09.20

  己丑新夏,白先勇先生翩然抵沪。我和徐俊兄设宴于愚园路,镇宁路口的“福1088”,为白先生及其助理郑幸燕小姐接风。饭店建筑原为李鸿章嗣子李经方旧宅,里面陈设也一律上世纪三四十年风格,无论是Art Decco式样的沙发,泛着幽光的西洋吧台,还是别致奇特的吊灯,都是饭店主人不辞辛劳,从古董铺淘来的旧货。连底楼走廊里的磁砖都是从其他老房子拆移过来的。端坐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着白斩鸡、烤夫、熏鱼、红烧肉以及黄豆肉丝汤,不免有时光倒流的感觉。     席间,从李鸿章、张佩纶,一直到张爱玲,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关于时下风靡一时的《小团圆》,白先勇先生坦言,读了之后,觉得张爱玲似乎要在小说中吐尽这辈子所受的苦难与怨恨。她的笔就如同手术刀,冷冷地挖着一块又一块伤疤,不留丁点情面。即使

  遍体鳞伤,鲜血直流,仍固执地解剖着亲人、朋友、自己,甚至有时已到了残忍的地步。

  这样写,好看固然好看,也可以满足读者窥私欲,但终究离文学的本源渐行渐远。因此,白先勇先生以为,《小团圆》的价值或许更多在于其资料性,从中可以看出她的过往经历人生态度,以及她的孤独感和隔绝感。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不少评论家常常喜欢拿张爱玲与白先勇作比较,认为白先勇的小说里有着浓浓的“张腔”。王德威在《影响的焦虑》一文中说:白先勇的《台北人》写大陆人流亡台湾的众生相,极能照映张爱玲的苍凉史观。无论是写繁华散尽的官场,或一晌贪欢的欢场,白先勇都贯注了无限感喟。重又聚集台北的大陆人,无论如何张致做作,踵事增华,掩饰不了他们的空虚。白笔下的女性是强者。尹雪  艳、一把青、金大班这些人鬼魅似地飘荡在台北街头,就像张爱玲写的那崩崩戏的花旦,本世纪末的断瓦残垣里,依然也夷然地唱着前朝小曲。但风急天高,谁付与闻。     

        所以,他认为白先勇是一九九年代私淑张爱玲最有成就者之一。因为他们都以“雕琢文字,模拟世情”著称,只是白先勇比张爱玲有着更多悲天悯人的情怀。

  但白先勇先生显然不太认同这种简单类比。他说,那时的张爱玲名气并不像现在那么大,没有众多读者追捧,连卖文为生也无法做到。丈夫赖雅又半身瘫痪,经济上相当拮据,不得不靠写电影剧本维持基本的生活。而他也仅仅读过《传奇》中《沉香屑》、《金锁记》、《茉莉香片》和《心经》等有限的几篇,但并未仔细研究,更说不上刻意模仿或受其影响。

  在白先生眼中,张爱玲的文学风格似乎直接脱胎于《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列传》等中国传统白话小说,而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家或多或少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可奇怪的是,张爱玲对此却视若无睹,反而对张恨水那样“鸳鸯蝴蝶派”小说视之若命。

  至于西洋文学方面,她虽然曾说过受海明威等人影响,但实际上,她迷醉的只是一些通俗英文小说。因此,张爱玲的文学不但没有欧化倾向,而且还直接承接“旧小说”的叙述传统,中间绕过了“五四”新文化那一段,读来感到极为“正统”。张爱玲又有着非比常人的文学悟性,一些看似世俗、琐碎的素材片断,经她手一拨弄,立刻“化腐朽为神奇”。

  张爱玲晚年更是对《红楼梦》倾注了全部心血,锲而不舍地“十年一觉迷考据”,先后“ 五详红楼梦”,最终写成《红楼梦魇》一书。无独有偶,白先勇先生也对《红楼梦》如痴如醉,推崇曹雪芹“看人不是单面的,不是一度空间的”那种深刻性。故而他在小说创作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红楼梦》影响,譬如《游园惊梦》中“以戏点题”的手法与《红楼梦》第廿三回黛玉听曲就有异曲同功之妙。“曹雪芹用《西厢记》来暗示宝玉与黛玉的爱情,用《牡丹亭》来影射黛玉夭折的下场。利用戏曲穿插,来推展小说故事情节,加强小说主题命意……”而“《牡丹亭》这出戏在《游园惊梦》这篇小说中也占有决定性的重要位置。

  无论小说主题、情节、人物、气氛都与《牡丹亭》相辅相成。甚至小说节奏,作者也试图比照《游园惊梦》昆曲的旋律。”毫无疑问,《游园惊梦》这种用戏串联小说情节的手法是继承了《红楼梦》的传统的。尽管客观描写方法截然不同。白先勇先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读《红楼梦》,直到今天,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张爱玲和我都是《红楼梦》濡养而成的,难怪大家会误认为我的小说里有她的痕迹。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血液里都有曹雪芹的文学基因。”白先勇先生感叹道。

  从《小团圆》,又聊到了《重访边城》。《重访边城》是张爱玲唯一一次书写“边城” 台湾的文章。那次台湾之行,也促成了白先勇与张爱玲的唯一一次会面。居间介绍安排的是当时任台湾“美国新闻处”处长麦卡锡。麦卡锡毕业于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对文学有着异乎寻常的鉴赏力与敏锐度。他早前在香港任职时认识了张爱玲,立刻为她的文学才华所折服。聘请张爱玲为“美国新闻处”担任翻译工作。张爱玲后来以难民身份去美国,麦卡锡不但为她担保,而且还亲自为她签发了赴美签证。一九六年尚在台大外文系读书的白先勇和同学创办《现代文学》。白先勇、欧阳子、陈若曦、王祯和、李欧梵、叶维廉的名字很快进入了麦卡锡的视线,他本人也成了《现代文学》的忠实读者。当《现代文学》出现财务危机时,他以出资购买杂志的方式帮助白先勇等人渡过难关。他还请殷张兰熙将《现代文学》中的部分小说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其中就有白先勇的《金大奶奶》和《玉卿嫂》。张爱玲读了这些大学生的小说也觉得很新鲜。到台北后,便决定和这些“小朋友”见见面。

        白先勇先生记得,那天和张爱玲的聚餐安排在西门汀附近一家名叫“石家”的苏州菜馆。虽然在那个年代张爱玲还不是个明星人物,但她那特立独行的个性以及苍凉哀艳的文字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所以,当张爱玲踏入饭店的一刹那,大家都带着好奇、期待的眼神望着她。她身穿素淡的旗袍,但随身带着一件暗紫色绸缎棉质外套,特别显眼。白先生猜测,六月的台湾已相当炎热了,但饭店的冷气通常又特别足,这件外套可能是用来挡风的。印象中,白先生觉得张爱玲优雅、得体、平和,也不乏热情,不像后来表现得那样古怪。大家有说有笑,谈论着生活中的琐琐屑屑,属于闲聊性质。那晚,白先勇先生与张爱玲相邻而坐。“张爱玲是上海人,但一口普通话说得字正腔圆,特别是卷舌音很有北京味儿,这或许与她曾经在天津居住过有关。她的眼神因近视略显得有些朦胧、迷离,一旦特别关注你,便马上目光如炬,仿佛有两道白光直射而来,难怪她观察周围人和事是如此的犀利、透彻、深刻”。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但白先勇先生说起那次会面,仍意犹未尽。

     由于对王祯和《鬼·北风·人》所描写的民俗民情感兴趣,张爱玲想让王祯和陪同,去一趟花莲,顺便收集写作素材。临行前,白先勇送了一套完整的《现代文学》给张爱玲,供她在旅行中阅读。

  花莲之行后来全部写进了《重返边城》。在花莲逗留期间,张爱玲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但也没有忘记白先勇的嘱托,忙中偷闲,细读《现代文学》。陪同她的王祯和回忆:“我还记得她在我家,捧着木瓜,用小汤匙挖着吃,边看《现代文学》,那样子是那么悠闲、自在,很多年过去了,那姿态我居然记得那么清晰,就觉得她什么都好,什么都美。”

  张爱玲虽然没有对白先勇小说有过具体的评论,但我相信,白氏小说所透出的苍凉、哀怨、悲悯,定会在她内心激起一些涟漪的。